真心對你好的人,遇到一個,便少一個。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
焦慮迷茫時,滿心期待地去找人解惑,結果對方只是打個哈哈,敷衍了事;
心情不好時,本想尋求朋友的安慰,沒想到對方連傾聽都顯得不耐煩;
遇到困難時,你四處尋求説明,最終卻一次次失望而歸。
直到撞了南牆,碰了壁,這才看透關係的本質。
想起作家李思圓的一句話:
“人跟人不過是相識一場而已,你又能指望對方什麼?”
無論什麼時候,都別把任何人想得太好了。
這個世上真心實意對你好的人,根本就沒幾個。
01
王立群在《百家講壇》裡寫道:
“人這一生啊,真正理解你的人是很少的,他們只看結果,不問原因。”
所以你千萬不要指望所有的人,都能懂你。
考研名師石雷鵬,在書中講過一位女孩的故事。
女孩本是一位山村教師,工作穩定,受人尊敬。
但微薄的收入,艱苦的生活,讓她越來越苦悶。
偶然一次,她看到報紙、文章中的精彩世界,突然萌生了辭職考研的想法。
於是,她試著向人吐訴自己的想法,結果每次都被人劈頭蓋臉懟了回來。
父母指責她異想天開,不顧實際;
領導也勸她不要浪費時間,安心教書;
就連朋友也說考研難度太大,丟掉工作根本不值得。
周遭的反對,讓她深深地懷疑自己。
無奈之下,她就寫信給曾經的大學教授尋求意見。
教授只給了她一句話:
我給不了你一個萬無一失的抉擇,但我能告訴你一個失敗法則:妄想獲得所有人的認同。
女孩讀完來信,糾結許久的內心豁然開朗。
是啊,人這輩子是為自己活的,自己的人生,何必尋求旁人的認可。
她果斷辭去工作,全身心備考,最後一舉考入了心儀的高校。
楊绛說,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這世上的人各有各的活法,你又何苦太在意他人的評論。
你的苦,並不是誰都有體會;你的痛,也並非誰都有經歷。
對於不懂你的人,再多的解釋,也無法說服對方。
未來的日子里,你只管做好自己,不祈求懂得,不奢求理解,就是最好的活法。
02
在張恨水小說《金粉世家》中,金家少爺燕西曾有一幫好哥們兒。
他們每天都聚在一起吃喝玩樂,好到穿一條褲子。
有朋友犯了事,燕西也不惜冒風險,花重金把朋友贖回來。
可後來,金家陷入危機,亟需一筆資金。
走投無路之下,燕西找到那幫朋友湊錢。
結果那些所謂的兄弟各種推脫、敷衍,甚至把他拒之門外。
你看,這現實就是如此,不管你風光時有多少人圍在你身邊,等你一朝落魄,便無人問津。
在殘酷現實面前,真正肯幫你的人,少之又少。
與其奢求他人的説明,不如學會自力更生。
作家宋海明在成名之前,一直生活在農村。
年輕的時候,他寫了不少散文、詩歌,可一直苦於沒有發表的途徑。
他曾找到鄉文化站,免費替人家割稻插秧,只求對方推薦下自己的文章,結果對方絲毫不領情,還找他索要打點關係的費用。
他又尋到縣文化館求助工作人員,誰料對方連正眼都不瞅他一眼。
不服氣的宋海明,索性親自前往200里外的日報社投稿。
時值酷暑,他帶著稿子和乾糧,走了兩天兩夜的山路才抵達報社。
終於,在報社編輯老師的指導下,他如願發表了自己的處女作。
白居易說,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
這個世界,永遠是看你熱鬧的人多,伸手幫你的人少。
若是事事指望著別人幫扶,把命運寄託的別人身上,結果就註定是一場悲劇。
聽過一句話,樹上的鳥從來不怕樹枝斷裂,因為它依賴的不是樹枝,而是它的翅膀。
人生海海,沒有人會成為你的避風港,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的庇護所。
03
曾聽過一個維繫人際關係的秘訣:
如果你想跟周圍的人搞好關係,那就不要跟他們分享成功的喜悅。
因為嫉妒是人之天性,少有人能容得下你的優秀。
這世界上真正希望你過得好的人,根本就沒有幾個。
商業定位專家顧均輝,曾在視頻中分享自己春節回家的歷程。
每次回老家,他總是開著一輛十來萬的平民車,揣著十幾塊錢的孬煙。
在與人談及近況的時候,他也會在一眾街坊鄰居面前哭窮賣慘。
但實際上,他不僅在上海擁有自己的公司,還住著別墅,開著豪車。
為什麼這樣做呢?
原來早些年,他曾憑著自己的努力,坐上世界500強高管的位置。
第一次衣錦還鄉的時候,他本以為可以受到親戚、鄰居的讚揚。
可沒想到,迎接他的卻是酸溜溜的話語,和各種惡意的揣測。
此後,逢年過節回家,他都把自己捯飭成慘兮兮的模樣。
旁人一看他落魄了,和自己差不多了,流言蜚語這才漸漸平息。
視頻最後,他語重心長道:“乞丐不會羡慕路過的有錢人,但他一定會仇恨發了財的乞丐。”
就像作家水木然說的:
人性就是見不得別人好,他們會誇讚外人的了不起,卻容不得身邊人的風光。
現實生活中,多的是看你笑話的人,他們嫉妒你有福,慶幸你遭難。
而真正盼著你好的人,寥寥無幾。
所以無論你在什麼地方,什麼場合,都要保持一顆低調的心。
懂得低頭,收斂自己,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對自己的保護。
04
知乎上有個數億流覽的帖子:“哪些道理,是你長大後才明白的?”
其中就有一條熱評這樣寫道:“離開了家,就沒有人再發自內心的疼你、愛你了。”
小的時候,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
爺爺奶奶慣著,你可以盡情地撒潑耍性子,爸爸媽媽對你噓寒問暖,你也滿不在乎,甚至嫌他們嘮叨。
直到在社會上摔跟頭,撞南牆,把自己搞得遍體鱗傷,才發現:
這世上,真正關心你的,除了家人,屈指可數。
網友@小小舒呀年輕的時候,就很嚮往外面的世界。
高考那年,她不顧父母的反對,報考了北京的一所大學。
儘管離家有上千公里,她卻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與獨立。
畢業以後,她也如願留在了北京工作。
不承想,作為職場新人的她,事事不順,每天加班到很晚不說,還常常遭到領導的批評,同事的埋怨。
短短幾個月,高強度的工作就壓得她身心俱疲。
無奈之下,她找到朋友傾吐自己的苦悶,誰料對方只是輕描淡寫回一句“都這樣”。
她也只好將心中的委屈,埋在心底。
後來疫情放開,她發著高燒躺在床上,連喝口水的力氣都沒有。
就在這時,爸媽的一通電話打來:
“閨女,我們怕你買不著退燒藥,給你寄了兩盒過去。”
這一刻,她終於忍不住崩潰大哭。
人就是這樣,小時候只覺得家是束縛自己的地方,想要離得遠遠的。
只有等到自己在外吃了苦,受了委屈,才懂得親人的拳拳愛意。
張嘉佳說,世上真心愛你的人不多,一個也別弄丟了。
無論什麼時候,家人都是你這輩子最該珍惜的人。
工作再忙,你也要常回家看看,多陪陪他們。
只要有家人相伴,你心中所有的疲累與苦悶都會得到治癒與化解。
▽
作家七堇年說,這世上,真心對你好的人,遇到一個,便少一個。
人這一生,身邊來來往往的人很多,但大多數只是匆匆過客。
很少有人會耐心傾聽你的抱怨,為你的人生出謀劃策。
同樣,也沒有幾個人會為你取得的成就而真心喝彩。
若是有幸遇到了真正對你好的人,那你就好好珍惜吧,不要辜負了對方的每一片好意。
如果沒有,你也不必為此神傷失落。
學會取悅自己,對自己好點,你也照樣能將日子過得熱氣騰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