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总是马上满足孩子的需求,其实这样做对孩子不好
更新于:26-0-0 0:0:0

当下,物质生活很富足,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孩子需要什么就立即买给她什么,孩子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即便孩子不需要,也不喜欢,只要孩子说“要”,就买,而且还要买各种不同类别的。 有钱任性,有时候也是因为家长是长不大的孩子,不会理性的对待孩子的要求,还有些人纯就是因为自己的虚荣和好面子。

其实,长期立即满足孩子的要求对于孩子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如果想让孩子今后能有好的发展,或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能有好的成绩,还是要适当的做到延迟满足。 所谓的延迟满足是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意思就是说人们为了得到更长远而有力的结果,暂时放弃立即就能被满足的选择,在这个选择和等待的过程中可以锻炼自己的自控能力,这一点对于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关于“延迟满足”最具代表性的实验就是曾经著名的棉花糖实验,这个实验验证了延迟满足对于孩子的帮助,能够做到延迟满足的孩子更加能够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他们也能拥有更好的心理健康,在未来无论是学业还是工作,都能取得较好的成就。

那我先来解释下棉花糖实验,它是怎么作的,有什么样的结论?

棉花糖实验是将15位四岁左右的幼儿分别单独呆在一间房子里,房间里只有桌子和椅子,桌子上放着孩子们最喜欢的棉花糖。 研究人员告诉这些孩子规则,也就是说如果选择等0分钟吃棉花糖就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作为奖励,也就是说可以吃两个棉花糖,如果不能等0分钟那就按铃吃掉桌子上的棉花糖,也就只能吃一颗,结果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能做到延迟满足。

在之后的追踪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没有立即吃掉棉花糖而是等待得到奖励的这三分之一的孩子,比当时马上按铃吃掉棉花糖的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面对压力方面都表现的比较好。 当时没有能够等到15分钟再吃棉花糖的孩子,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常常难以面对压力,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也很难维持长久而良好的人际关系。

也就是说能够做到“延迟满足”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长远的发展要优于选择“即时满足”的这些孩子,这个实验也发现“延迟满足”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实现的。

当孩子还很小的时候,父母都觉得孩子很可爱,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尤其是物质条件充足的状况下更是如此。 但当孩子长大去上学的时候,这种总是享受即时满足的孩子在班级里的不良表现就比较多。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在学习上遇到一点点的困难就退缩,心理上也是很弱小,一点点小事就会哭闹,不会处理和同学之间的关系。

作为家长,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有意识的延迟孩子的满足,在孩子延迟满足自己的欲望的时候让孩子学会等待,学会克服自己当前所面临的困难从而达到更长远发展的心理,我们也不能受当下舆论中所崇尚的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这种错误价值观的引导,要让孩子明白人生路上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而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