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雯
本報北京4月13日電 (記者黃超)教育部近日印發通知,公佈河北、江蘇、河南等地查處中小學違規辦學行為的典型案例,並就進一步規範基礎教育辦學行為提出要求。
公佈案例涉及提前開學、違規補課等問題,涉事省份教育部門對相應學校給予全省通報批評、取消評優評先資格、取消榮譽稱號,對學校主要負責人給予免職等處理。
通知指出,中小學在校時間過長、公休日補課等不規範辦學行為嚴重影響學生身心健康和教育形象。各地要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化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保障學生合法休息權益。
通知要求各地深刻吸取被查處學校的教訓,充分認識違規補課、侵佔學生休息時間的危害;將合理安排中小學生在校作息時間、充分保障學生睡眠和自主學習互動時間作為“底線”,將禁止法定公休日、寒暑假集中補課或變相補課作為“紅線”;嚴肅追責問責,對查處不力、敷衍塞責的地方,頂風違規、屢禁不止的學校和責任人,予以相應處理和處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14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