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配好的烏勤藤粉,買回去可直接用於做糍,每公斤16元。這是晒乾揉捻成絨的‘老鼠艾’,600元一公斤。”農曆三月初三,在廣東省臺山市台城街道富城市場,一名銷售糍配料的檔主這樣介紹。
烏勤藤粉,又名雞藤,可祛風活血、止痛消腫。“老鼠艾”,又名鼠耳草,可化痰、止咳、祛風寒。兩樣材料做成的糍,是僑鄉臺山“三月三”的專屬味道。
農曆“三月三”,是臺山當地較為重視的節日。在鬥山鎮浮石村,村民當天會列隊從村中的北帝廟,抬著北帝塑像出遊浮石10個自然村,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台山《新寧縣誌》卷八“輿地略下·風俗”中,已有“三月上巳,為餈食”的記載。如今,每逢農曆三月初三,多數台山人都會選擇提前一兩天,或在當天上午,用烏勤藤、老鼠艾做的糍祭祀,祈求春耕順利、身體健康。
“初春長出新芽嫩葉的烏勤藤,在野外很容易找到。以前,村民會提前把帶嫩葉的烏勤藤摘回、洗凈、曬乾,碾成粉狀備用。現在,大家會直接用破壁機將洗淨的鮮葉搗成汁,濾渣後備用。”臺山市民李女士說,用加入乌勤藤的粉和糖做糍,蒸熟后,顏色烏黑且帶有光澤,吃起來軟糯香甜。老一輩在做烏勤藤糍時,會特意捏出一兩隻狗仔狀的,蒸熟攤涼后,插放在門口一側的香插(拜神插香的筒)內,用來“看守家門”。
“晚造水稻收割之後,在稻田裡生長出的雜草中,很容易找到老鼠艾的蹤跡。村民把長勢好、葉肥枝嫩的老鼠艾整棵採下,洗凈、曬乾後,要用手抓起在竹編的鬥籮或簸箕中來回揉捻細搓,最後把捻出絨狀的留下,把有纖維感的枝梗挑出即可。”臺山台城街道新寧市場一檔口的老闆娘稱,處理好的老鼠艾,批售價為460元至560元一公斤,近幾年最貴曾賣到800元一公斤,處理好的老鼠艾“不壓秤”,手感輕盈、輕壓回彈快,還是純手工製作。一些回台山探親的僑胞為慰藉鄉愁,會購買些處理好的烏勤藤粉、老鼠艾打包帶回居住國,以便隨時做糍犒勞家人,品嘗家鄉風味。
“做‘三月三’的糍,需提前將甜餡、鹹餡準備好。我媽喜歡用炒熟、碾碎的花生粒搭配适量的芝麻、白砂糖拌勻做甜餡,將切碎的番葛粒、沖菜粒、豬肉碎搭配小蝦米或蝦皮,炒熟做鹹餡。”臺山市民譚女士表示,女兒特別喜歡吃烏勤藤做的甜圓。
“若不想自己動手做糍,可來我們這訂購。這個時節有鹹餡、三角狀的‘白包角’,還有烏勤藤系列、白糖芝麻花生餡的‘烏包角’‘磨臺’等。”臺山市台城美源餅屋的負責人梅碧莉介紹。
“這次回臺山碰巧遇上‘三月三’這個節,非常有口福!表妹給我帶了大姑親手做的烏勤藤甜圓、老鼠艾糍、鹹糍,和我妻子最愛吃的‘鹹雞籠’、雞蛋糍。”日前,從洛杉磯回臺山探親的李先生說,不管離開家鄉有多遠、有多久,每當遇到臺山家鄉的味道,尤其是傳統糕點,遊子們的思鄉之情就會暫態湧上心頭。
(據中新社電 記者李曉春、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