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指數、腰臀比和體脂率都是評估身體肥胖程度的重要指標,指數越大,說明身體就越肥胖,患代謝綜合征、冠心病和腫瘤的風險就越高。最常用的就是體脂率,體脂率影響人們的身材和健康,因此應做好生活調理降低體脂率。
體脂率是如何影響身材的?
體脂率也就是體脂百分比,即皮下脂肪加內臟脂肪所得的值除以總體重,是判斷胖瘦的標準。決定人們體重的並不僅僅是脂肪,還包括內臟器官、骨骼和水分以及肌肉。重量相等的前提下,脂肪體積約等於肌肉的1.4倍,即使兩個人的體重和身高相等,體重指數相同,但看起來肥胖程度卻有差異,所以說體脂率可影響身材。男性和女性體脂率分別小於5%、13%,易造成身體功能失調;體脂率分別大於25%、30%,這被判斷為肥胖,可增加患三高和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體重指數、體脂率和腰臀比有什麼區別?
1、體重指數
體重指數等於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雖然能評估肥胖程度,但僅僅能反映全身性肥胖,不能衡量內臟脂肪。水腫型肥胖、重體力勞動者、運動員不能通過體重指數來評估肥胖程度。體重指數在18.5~23.9之間是正常的,小於18.4說明是偏瘦,達到24.0~27.9是超重,大於28說明是肥胖。
2、體脂百分比
體脂率能反映出身體內部成分,包括肌肉、內臟以及脂肪含量等。
3、腰臀比
有些人四肢纖瘦,但腹圍大,這被稱為中心型肥胖。通過腰圍和腰臀比能評估中心性肥胖,正常情況下男性和女性腰圍分別小於85釐米、80釐米。腰臀比等於腰圍除以臀圍,女性和男性腰臀比分別大於0.85、0.9,說明是中心性肥胖。
溫馨提示
為能擁有良好的身材,不能只是關注體重,最關鍵的是增加肌肉量。肌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提高抵抗力,維護骨骼健康,維持血液迴圈;肌肉佔比例大能提高基礎代謝率,消耗更多的脂肪,從而加快減肥速度。日常生活中應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比如白米飯、麵條以及饅頭等;推薦低熱量、高蛋白質的食物,比如雞胸肉、虾肉和牛肉以及乳制品等。堅持做對抗性運動,比如深蹲、俯卧撐和彈力帶等,能提高肌肉力量;同時每天有3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