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寶琴,太令人窒息了。
她在大庭廣眾之下,半點不給丈夫留顏面,生生把劉得寶逼到去投河自盡。
有些人不壞,不吝嗇付出,但她實在不是好的愛人,好的家人,因為她的性格脾氣,真的能毀掉兩家人。
不得不說,劉麗娜婚姻的失敗,跟孫寶琴有很大關係:
與人相處,不管是愛人還是家人,圖個輕鬆舒適,你可以少付出點,但不要一邊付出一邊抱怨,把自己弄得滿腔怨氣,也逼得對方幾近窒息。
孫寶琴和劉麗娜都是好人,都愛家庭,為家庭付出太多,但是不管是戀愛還是婚姻,從來不是付出越多越幸福。
男人都有尊嚴,不管是多窩囊的男人,都想要一份體面。
當你選擇了能力不那麼強的男人,既然選擇了,就欣賞,就知足,不要選擇了,又看不起,又抱怨。
看《我的後半生》,孫寶琴這個人物,很難被人喜歡。她的火力太強了:
想想沈卓然和沈青對她的避之不及,再想想劉得寶幾十年如一日地忍受著孫寶琴的這種貶低和控制,該是何等絕望和窒息。
劉得寶去跳河,從來不是想不開,而是被逼到了絕路:
很多人說,人不能為了臉面活著,可人活著總該有起碼的尊嚴。
孫寶琴說得都是實話,可是實話傷人。她說這些實話的時候,真的有為自己的丈夫考慮過半點嗎?
因為這個人男人退休工資低,因為這個男人沒本事,於是就覺得他欠了自己,欠了女兒,於是就可以肆意貶低侮辱。
一個男人掙錢少,他所有的優點都消失不見了。
劉得寶,一個有退休金的男人,連支配家裡5000塊錢的資格都沒有。
這是何等的不可以思議。
劉得寶為什麼那麼容易上當受騙,因為他太缺乏認可感了。
《我的後半生》是大團圓的結局,可是,如果孫寶琴一直是這種沒分寸感的樣子,那麼不管是對丈夫劉得寶還是對女兒劉麗娜,都沒有好處。
在生活中,永遠不要因為情緒和脾氣,讓自己成為“費力不討好”的人,太不明智,也害人傷己。
沈青與艾斯李的這場曖昧中,沈青是最大的贏家。
一個非常明確的點,艾斯李和沈青的曖昧是真的。
因為沈青,艾斯李才會那麼看重沈青的公司。不管她表現得多麼大公無私,但是人在情感上,就是會偏袒的。
因為艾斯的堅持,沈青的公司獲得了投資,取得了成功。而艾斯李則被停職調查,最後回了老家。
《我的後半生》是大團圓的結局,劉麗娜和沈青重歸於好,可不得不說,艾斯李永遠是沈青生命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為了送艾斯,沈青根本不想接劉麗娜的電話。
在沈青的心裡,他跟艾斯才是靈魂共振,艾斯才是真正能填滿他靈魂的人。
而劉麗娜只是家庭的合夥人,愛情早就在兩個人的爭吵中蕩然無存。沈青從未想過離婚,他也知道劉麗娜的付出,可是,不愛了就是不愛了。
這裡不得不說,劉麗娜的醒悟:
她終於不緊緊地攥著沈青不撒手了,她主動選擇了跟沈青分開。
當一段感情中,其中一個人厭倦了,與其狠狠抓住,把自己變成怨婦的模樣,不如放手、放下、分開一段時間,去嘗試自己生活,也給對方一個空間。
在劉麗娜的婚姻中,孫寶琴,給劉麗娜樹立了一個非常不好的榜樣。
劉麗娜的婚姻焦慮,一部分源於沈青的冷漠,一部分源於母親孫寶琴的攛掇。
孫寶琴恨不得把劉得寶當兒子管,監督老公的每個動向。
而孫寶琴也要求女兒劉麗娜像管兒子一樣管沈青。
孫寶琴經營婚姻的經驗是:控制、逼迫、為家庭付出的同時,把自己擺出一副怨婦的樣子,通過付出讓別人不得不感恩。
劉麗娜奉行了母親的一切,不斷付出,不斷想要被愛,想要通過被愛來填補自己付出太多。
其實那個狀態的劉麗娜不管跟誰在一起也不會幸福,因為她失去了自己,通過別人來找幸福的動力。
但當母親逼得父親跳海自殺,當沈青對她的冷漠達到了極致。她痛定思痛後,醒悟了。與其這樣彼此折磨,不如分開。與其想要沈青愛她,不如她自己愛自己。
人只有自己做自己的時候,只有不向別人證明自己,而坦然接受自己的時候,才會真的精彩起來,快樂起來。
《我的後半生》這部劇大結局了。
在這部劇的大結局,我最想說的不是愛情,不是親情,而是友情:
劉麗娜最幸福和最救贖的一點是,她自始至終有友情。
那是她婚姻裡的一個出口,讓她有了退路,有了另一番勇氣。所以,這部劇大結局的最後,劉麗娜最精彩的鏡頭,是跟閨蜜在一起,享受人生。
中年少女們,請不管任何時候,都自己給自己幸福,而非通過付出、卑微、逼迫來等別人愛你。
願你,人到中年,依舊能夠逆風翻盤,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