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對人體的重要程度無需多言,調理腎臟健康也是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中應當予以重視的大事。
不過,隨著年齡的上升,腎臟會自然而然地衰老,如果自身還有多種不良習慣的話,那麼腎損傷、慢性腎病可能就難以避免,這其中就包括腎衰竭與尿毒癥。
從臨床統計來看,全球每年新發的腎衰竭患者在200萬人以上,其中又有相當一部分腎衰竭會發展為尿毒癥。而尿毒症是腎臟退行性變化的最嚴重疾病之一,治癒的可能性很低,一旦確診為尿毒癥,大多只能通過透析療法來維持生命。
在腎衰竭向尿毒症轉變的過程中,往往會經過5個階段,如果能夠早些發現並採取對應的措施,或許能夠避免走到最壞的那一步。
1.急性腎衰竭
腎臟衰竭通有急性與慢性之分,而急性腎衰竭是較為常見的一類。
出現該病的患者多會表現為腎炎狀況,即腎臟區域出現紅熱腫痛的表現,自身泌尿與代謝機能會受到損壞。不過相對而言,急性腎衰竭的治療方法較為成熟,通過注射糖皮質激素以及服用撲熱息痛等藥物,治癒可能性相對會比較高。
2.慢性腎衰竭早期
若急性腎衰竭沒有得到合理的治療,則病變區域可能會擴散到全腎以及其他器官,形成慢性腎衰竭。此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以及病菌感染等也可能誘發慢性腎衰竭,這一點是需要多加關注的。
和急性腎衰竭相比,慢性腎衰竭的前期表現相對平和,患者可能時不時地會感到腎區有些刺痛感,又或者是會出現泌尿方面的問題,但因為病症表現不明顯等緣故,很容易被忽略掉。
事實上,慢性腎衰竭早期是治癒率較高的階段,如果能夠控制代謝紊亂的趨勢,並積極使用藥物治療,還是有痊癒的可能的。
3.慢性腎衰竭深化期
當腎衰竭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病症表現會逐漸加深,並且出現多種併發症類型。
常見的不適癥狀包括貧血、酸中毒、血壓異常以及小便失禁等。但即便到了這個時候,依舊能夠通過補鐵補血、降血壓降血脂等方法延緩腎衰竭的趨勢,可別輕易放棄治療。
4.慢性腎衰竭中後期
當慢性腎衰竭進入中後期時,腎臟功能衰退變化相對較為明顯,治癒難度自然也會成倍上升。
此時的典型癥狀包括尿液浮沫增多、全身乏力疲憊、血液中肌酐濃度快速提高等。
不過,處於此階段的患者如果能夠及時接受透析療法,預後還是有改善癥狀的可能的。
5.尿毒症
尿毒症是慢性腎病終末期的名稱。此時,患者的腎臟功能基本喪失,其重吸收與過濾能力降至低點,只能通過透析的方法延續正常的生理代謝。
不過,如果能夠找到合適的腎源進行器官移植,那麼依舊有可能恢復至正常人的生活模式,但在這一階段,保持良好的心態,對於疾病的恢復也是至關重要的。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