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普通,但我的愛足夠勇敢。
Start.
最近常常會有一種很強烈的割裂感。
互聯網上,我們是冷酷而絕情的成年人,拒絕談戀愛,拒絕結婚生孩子,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絕對純粹和美好的愛情。
可放在現實中,我身邊的朋友們,每一個單一的個體都在緩慢地把生活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不想談戀愛的人群,依然堅定不移地選擇單身;
喜歡談戀愛的人也穩步談著一段戀愛,或者和喜歡的人一起邁入了人生的新階段。
也許結婚生育,放在條條框框之下思考,放在計算權衡之下思考是不划算的,是容易吃虧的。
但看著我身邊那些穩定幸福的人群,我又會常常對這個答案產生懷疑。
人生太豐富了,以至於很多時候我都覺得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在當下那個時刻你的感受和傾向是什麼?
人嘛,只要能夠自洽,只要能夠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真的沒有什麼。
1.
我和孟同學戀愛7年,結婚3年。
小部分時候,我們會因為小小的矛盾和爭執後悔和眼前這個人結婚,後悔選擇這個乏味的選項;
大部分時候,我們是穩定的一家四口(包含一狗),一年四季好像都有獨屬的浪漫,一起吹風,一起走路,一起吃飯,那些愛意怎麼都感受不完。
我們有過未婚同居的經歷,我的底線是不能懷孕,除此之外並沒有過多地思考如果分手了我該怎麼辦?當下一任拿這個理由唾棄嫌棄我的時候我該怎麼辦?
只是冒失而莽撞,不計後果,不害怕地就那樣做了。
我們有過將近一年的異地戀時間,哪怕隔著手機,雙方大部分的空閒時間,還是貢獻給了對方。
將近800多公里的距離,換算下來是22個小時的火車,但想念勝過了計算時間計算金錢,我們還是一趟又一趟地飛奔過去見對方一面。
我要彩禮了。
我生活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從小被規訓的思想就是不多要彩禮,就是父母白養我了。
我還記得談論彩禮的那天,我哭了,我們雙方都在為自己的父母博弈,很無聊,很累。
但和喜歡的人在一起,還是努力忍讓和包容著對方,拋棄對錯,選一個中間值。
我是遠嫁,因為這個原因,父母有將近2年的時間都不同意我們在一起。
放在任何情感文章里,遠嫁就是一個得不償失的選項,你會拋棄熟悉的環境,拋棄父母,拋棄朋友,因為一個人而選擇一座城。
如果贏了皆大歡喜,如果輸了則滿盤皆輸。
我還是沒有辦法讓理性多過感性來支配我的愛情。
但某種程度上,這種互相為了自己喜歡的人退讓的感覺讓我沉迷。
他退一步,我退一步,看似吃虧,實則雙贏,至少在感情的層面,我們贏了。
或多或少,各種層面,我們都是那種願意為了對方而放棄自己的利益退一步的人。
在當下的情感價值觀里,這叫吃虧,叫犯傻,叫戀愛腦。
但這樣的付出是雙向的時候,我們好像都成為了那種為愛情極度真誠,不怕輸也能勇敢擁抱對方的一類人。
也是因為這樣的赤誠和真心,我們好像在另一維度上掌握了愛情密碼。
大多數時候都能像小孩子一樣,享受單純的愛意和浪漫。
2.
孟同學是一個特別喜歡在下班的路上,買我喜歡的零食的人。
有時候是幾根關東煮,有時候是一份泡芙,都不貴,但每次收到這份禮物的時候我都忍不住讓自己的內心緩緩升溫。
因為感受到有被惦記而內心格外豐盈。
前段時間,我一個人去看電影,回家的路上忍不住給女兒買了一份零食和一個可愛的氣球。
我舉著這樣的禮物,慢悠悠地回家,一路上想著她收到禮物時候的笑容,想著她多麼幸運啊,有被我惦記,有被我好好愛著。
原來愛情是這麼一回事,你愛一個人的時候,得到也開心,付出也開心。
談戀愛是一種很朦朧的感覺,貫穿在一日又一日的漫長歲月里,激情會消失,新鮮感會消失,但因為相愛的堆砌,付出的堆砌,我們又不自知地變成了內心豐盈的,相信愛的,樂觀向上的人。
成年人談戀愛,當然要權衡利弊,但我們可以成為一個聰明的人,去衡量對方是不是足夠真誠,足夠忠心,在戀愛的時候是否願意犧牲掉一點自己的利益主動付出。
同時,我們是不是也可以不要成為自己當初討厭的那種人。
不要因為遇見了一個渣男/女,而變成了一個渣女/男。
我們還是可以成為一個真誠而勇敢的人,遇見另外一個真誠而勇敢的靈魂。
當我們都不再斤斤計較,計算得失,害怕付出的時候,也許愛情就能負負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