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過了70歲要少喝茶水?醫生:不想住進病房,這3種茶不要多喝
更新于:2025-04-13 18:33:14

清晨一杯茶,是許多老年人的生活習慣。但最近有位老茶友因為長期喝濃茶導致貧血住院,讓不少人開始疑惑:難道過了70歲真的不能隨便喝茶?

一、濃茶:鐵元素的"隱形小偷"

茶葉中的單寧酸就像個調皮的小偷,會悄悄"順走"食物中的鐵元素。老年人本身消化吸收功能就在走下坡路,長期飲用濃茶可能讓缺鐵性貧血找上門。特別是正在補鐵的朋友,喝茶時間最好與補鐵間隔2小時以上。

二、隔夜茶:細菌的"快樂老家"

那杯放在桌上過夜的茶,可能已經變成了微生物的狂歡派對。茶多酚氧化后不僅營養流失,溫暖潮濕的環境更是細菌繁殖的溫床。老年人免疫力相對較弱,喝隔夜茶容易引發腸胃不適。

三、燙茶:食道的"隱形殺手"

65℃以上的熱飲被列為2A類致癌物,這個溫度比很多人想像中要低得多。剛沖泡的茶水溫度通常在80-90℃,急著喝熱茶的習慣可能讓食道黏膜反覆受傷。等茶稍涼至60℃以下再飲用,才是對食道最溫柔的呵護。

給愛茶長輩的小提醒

1、每天喝茶量控制在3-4杯(約500ml)

2、飯後1小時再喝茶,避免影響營養吸收

3、選擇發酵程度高的紅茶、熟普,對腸胃更友好

4、服藥期間諮詢醫生,有些藥物會與茶發生反應

喝茶本是養生事,關鍵要喝得明白。掌握這些喝茶小竅門,讓每一杯茶都成為健康的助力。家裡有愛喝茶的長輩?不妨把這些知識分享給他們,讓養生真正"養"到點子上!

溫馨提示:內容中醫療科普知識僅供參考,不構成用藥指南,不作診斷依據,無行醫資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適請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