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使用燃氣灶烹飪是否真的會增加患肺病的風險?我們還能不能安心地享受做飯的樂趣?
燃氣灶是家庭日常烹飪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近期有傳言稱,頻繁使用燃氣灶可能會提高患肺病的可能性,原因是廚房油煙。這種說法是否有根據呢?
實際上,很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廚房油煙確實對人體有害。特別是那些經常烹飪的人,如果在饑餓時開始準備豐盛的菜餚,然後逐漸感到眼睛乾澀、喉嚨發緊、頭暈、胸悶、耳鳴等癥狀,那麼就需要警惕所謂的“醉油綜合症”了。
“醉油綜合症”,也稱為油煙綜合症,主要是指那些長時間待在廚房裡的廚師和家庭主婦在烹飪后出現的一系列身體不適癥狀,如噁心、嘔吐、頭暈、喉嚨不適、胸悶和耳鳴等。
這些反應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在烹飪過程中,高溫下的烹調油產生的油煙。儘管許多人覺得這種油煙聞起來很香,但它含有許多刺激性的有害物質,包括丙烯醛、苯並芘等超過300種有害物質。
更嚴重的是,其中還包含導致肺癌的致癌物DNP。長期吸入這類物質,極易增加患肺病甚至肺癌的風險。特別是對現代女性來說,隨著女性癌症患者數量的增加,這很可能與廚房油煙有關。
對於那些喜歡在家油炸食物的人來說,由於食用油加熱溫度過高,會產生有害的致癌物,此時所產生的廚房油煙對身體健康的危害極大。如果本身就患有過敏性疾病或炎症等,在這種充滿廚房油煙的環境中,病情可能會加重。
然而,對於這一潛在風險,我們並非束手無策。在農村地區,人們常常在大空間裡進行烹飪,良好的通風條件有助於減少油煙濃度和其帶來的危害。
如果不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烹飪,而是在室內,那麼確保廚房內空氣流通非常重要。烹飪前後都應開啟抽油煙機,直到不再聞到油煙味才能關閉。
在使用烹飪油時也應注意,避免反覆使用已經用於油炸的食用油,也不要購買未經提煉的土榨油,這類油雜質多,更容易產生較多的廚房油煙。
此外,相較於油炸、燒烤等方式,建議採用少油少煙的烹飪方法,如蒸、煮、燉、焯等,控制炒菜時間,這些都是有效控制油煙生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