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圓弧下沉區+收納庫
做玄關裝修時,我想做個圓弧下沉區,避免把外面的灰塵帶家裡來。然而不僅施工上非常麻煩,被家人質疑的壓力更大。
不過在鋪木地板和自流平找平后,終於做到不鏟薄入戶地面也不用抬高室內空間,獲得一個3cm高度的下沉區。
我還做了個mini的收納庫,除了放鞋、雨傘、包包等,運動裝備、露營裝備、鞋套等雜物都可以放,拿取還方便。
二、櫥櫃動線要合理
無論廚房是I型、L型、U型還是開放式,最好都遵循【取-洗-切-炒-盛】的黃金動線,每兩個區域間的距離應該小於90cm,以避免過多的折返和無效時間。
要設置高低檯面,對做飯的人比較友好。一般來說,高臺的高度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計算:高台(洗菜區和切菜區)=身高/2+5到8cm。而低台的高度則比高台低8~10cm。
三、做陶瓷一體盆
在“萬物皆可岩板”的勢頭下,很多岩板一體盆進入市場,然而這種水池四周沒有弧度,下水很慢,時間久了容易變黑髮黴。而且岩板拼接的地方有縫隙,難免會藏污納垢滋生細菌,打掃費勁。
所以我家用的陶瓷一體盆,將檯面與台盆打造成一整塊陶瓷,極大地降低了滲透和發黴的風險。其衛生死角幾乎為零,讓清潔工作變得簡單輕鬆。大家也可以選岩板+陶瓷盆,性價比也高。
四、陽臺晾衣架側裝
七七八八的衣服橫在陽臺,多少是有點難看了,尤其是現在很多戶型陽臺就在客廳這裡,客人來了真的很不方便。
所以裝修時,媳婦就將晾衣架安裝在了陽臺側面。雖說收納力少了一點,但搭配著烘乾機使用,也基本上夠了。
關鍵是,不管晾了多少件衣服,都被陽臺一側的牆體遮擋了起來,完全不會對客廳的整體效果產生影響。
五、做一個超薄側櫃
說到收納,我想每個家庭都頭疼。東西越來越多,空間卻似乎永遠不夠用。我家也一樣,尤其是小戶型,每一寸空間都得好好珍惜。超薄側櫃就是我在這場空間爭奪戰中的一大法寶。
這種櫃體只有20釐米左右,但收納能力杠杠的,啥都能放。你可以把它放在任何你需要的地方,比如廚房的煙道旁、玄關處、臥室的衣櫃側面等。
六、洗手台外置
衛生間空間小,洗漱、如廁、淋浴都擠在一起,尤其是早高峰,一人如廁全家等,實在讓人頭疼。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把洗手台外置了,這樣大家隨時洗手也方便。
簡約而實用的半牆設計,並在半牆上加了一面美美的玻璃屏風作為隔斷。這樣既保證了隱私又增加了美觀度。
七、全屋一鍵關燈
在朋友的推薦下,給全屋的燈具做了一鍵關燈開關,我才發現,真的是太方便了。每次外出只需按下這個按鈕,就可以全部斷電,這樣既安全又省電,也更方便省事。
不過大家得注意一下:要做全屋一鍵關,在水電裝修前就要跟電工溝通好要做,因為關係到布電線的問題。然後設置在玄關靠近入戶大門附近,方便操作。
八、衣櫃做到頂
衣櫃到頂不僅儲物空間變大,還不容易積灰,大大減少了日後清潔和打理的工作量。
九、衛生間安裝金屬門
傳統的木門在潮濕環境中很容易出現問題,雖然說金屬門有點貴,但是它不受潮濕影響,不會發黴或變形。
而且鋁合金門框搭配超白玻璃,讓整個空間的檔次得到了提升。
十、電視背景牆預埋50管
電視背景牆預埋50的管子,將電視的插座之類的,都順著管子放在電視櫃裡,背景牆再也不一堆線亂糟糟的了。
注意埋電線時,強弱電交匯處,纏上錫箔紙,不會相互干擾,家裡的電比較穩定。
十一、做抽拉式水龍頭
廚房和衛生間的龍頭,帶一個抽拉式的,一是方便清洗台盆,二是日常洗頭啥的,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