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散步對血管好?再次提醒:50歲之後,堅持做這3件事或比運動好
更新于:2025-04-13 15:48:58

劉大爺今年70歲,患有三高多年時間,醫生建議他控制飲食的同時注意鍛煉。

早前,女兒給他買了個智能手機,玩上微信后迷戀上了步數排行,想著不僅能鍛煉還在朋友圈有面子。於是天天和自己較勁,必須是朋友圈裡的前三名。

每天堅持一萬步以上一個來月,劉大爺發現自己走完路后總是膝蓋疼痛,但他沒當回事,覺得是身體沒適應導致的,依舊我行我素的堅持每天暴走。

隨後,他的膝蓋疼痛越來越嚴重,後來發展到正常的走路都無法進行,這才讓他引起重視讓女兒帶著去了醫院檢查。

經檢查發現劉大爺的膝蓋軟骨幾乎都磨沒了,需要進行膝關節置換術,否則正常的走路都難以進行。而導致劉大爺膝關節磨損的“元兇”,正是他長期堅持的走路。

不是都說運動有益健康嗎?怎麼劉大爺走路還走出了健康問題呢?

一、人與血管同壽,出現4種表現要留心

心血管的領域里有這樣一句話“人與動脈同壽”,意思是人的壽命與血管的品質是同步的,血管一旦老化堵塞,人也會相應地變得衰老甚至是縮短壽命。

血管病變是很多心血管疾病的病變基礎,可誘發腦卒中、腎血管病變、心梗以及外周血管病等多種疾病,這些疾病的致死率、致殘率均很高,會給患者的生活品質以及生命安全都帶來極大的威脅。

不少人認為血管的老化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變老,殊不知,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不良行為同樣也加速血管的衰老,給血管添堵。

應急總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繆國斌指出,這些習慣一定要儘早改正。

首先是不良飲食習慣。長期進食大量高脂、高糖以及高鹽的飲食,會導致血管壁內沉積大量脂質、血管老化速度加快,非常容易引起血管硬化、堵塞、血栓生成。

其次是缺乏運動。身體活動量不足會導致血管彈性下降、血液粘稠度增加,進而容易在血管內形成渦旋,促進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生成。

另外,精神壓力大也會對血管有影響。長期情緒不良、精神壓力大會導致體內釋放大量應激激素,而這些激素會促進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對心血管健康極為不利。

最後,吸煙對血管的也極大。煙草內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質會給血管內皮帶來直接損傷,容易導致生成斑塊和血栓。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老年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阮磊提醒,當身體出現以下4種癥狀時,可能血管出現了健康問題,建議儘早看醫生。

  • 突然出現持續幾秒或幾分鐘的意識不清,很可能是腦血管狹窄所致;

  • 在運動后出現胸悶、胸骨后疼痛,很可能是心臟冠脈狹窄所致;

  • 雙臂的血壓差>20mmHg,很可能是上肢血管狹窄;

  • 走路的時候下肢異常疼痛、無力或麻木,休息后可緩解,很可能是下肢血管狹窄所致。

二、散步對血管健康有好處,但要注意3點

走路散步可以說是一種容易踐行且獲益顯著的運動方式,適合各個年齡段的需求,尤其是對不合適劇烈運動的中老年人來說,散步可以說是性價比極高的運動方式。

2023年10月,荷蘭拉德堡德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甚至給出了最大限度降低死亡風險和心血管疾病的精準步數。

研究人員對11.1萬余名平均年齡63歲的受試者進行了長達78個月的隨訪追蹤,通過佩戴腕表的方式記錄受試者的步數,分析每日步數與全因死亡風險、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

每天只需要走2735步就可以降低心血管風險,而每天走7126步時,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到最低,每天走8763步時,死亡風險最低。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在同等步數下,步速越快給身體帶來的獲益也越大。相較於每分鐘走路29步的受試者,每分鐘走路66步與死亡風險下降33%相關、每分鐘走路68步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下降38%相關。

走路散步對中老年人來說可以是最佳選擇,但如果走路時忽視這3點,每天走一萬步也是浪費。

1、注意選擇場地:《柳葉刀》雜誌發佈的一項研究稱,在公園散步的志願者肺功能改善、動脈血管軟乎顯著,而沿著馬路散步的受試者則改善微弱,甚至會出現動脈硬化惡化。在走路時要選擇視野開闊、空氣良好的地方,如操場、公園等。

2、注意走路姿勢:走路時應該保持身體端正,頸椎和脊柱保持在一條直線上,眼睛目視前方。注意過程中要保持肩膀放鬆、小腹收緊,同時要注意不要內八、外八、膝關節內扣。

3、注意鍛煉時間:老年人不建議過早鍛煉,否則容易誘發疾病發作,尤其是在晝夜溫差大的秋冬季節一定要避免。建議在早上8~9點或下午4~5點外出活動30~60分鐘。

三、50歲以後要想血管健康,做好這3件事

血管一旦病變,可能會誘發一些列的疾病,尤其是本身已經受到年齡因素影響的中老年人,預防和控制血管疾病更為重要。因此,要想保護血管健康,除了運動以外,中老年人還應該注意做好以下3件事。

1、健康飲食

飲食上要注意控制脂肪以及鈉鹽的攝入,建議飲食要多吃魚類、瘦肉、蛋奶類、豆類食物,避免攝入大量油炸、肥肉等高脂肪的食物,醃制食物、方便麵等鹽分含量高的也要盡量少吃。同時注意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可適當多吃水果、蔬菜,對降低膽固醇水準也有好處。

2、戒煙限酒

吸煙飲酒都會給血管健康帶來極大的不良影響,吸煙會誘發血管內皮損傷、促進動脈硬化的發展,而飲酒則容易導致血脂、血壓上升。

3、定期體檢

定期體檢可幫助及時發生身體存在的異常並儘早進行干預,建議心血管疾病以及高危人群3~6個月進行一次檢查,血管健康的高危人群至少6~12個月進行一次檢查。

運動對於健康有好處是毋庸置疑的,但運動也要注意把握好度,過量的運動反而會影響健康。另外,日常要多注意觀察身體表現,有發現異常癥狀及時就醫。

參考資料:

[1] 《有的人還年輕,血管卻已經老了!醫生:有這些行為的人血管更容易“亮紅燈”》.家庭醫生報 2024-05-18

[2] 《如何知道血管里有沒有斑塊?》.首都醫科大學中醫門診部 2023-12-29

[3] 《JACC:每天8763步死亡風險降低60%,且走得越快益處越大》. Aging 2023-10-2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空腹跑步更燃脂嗎
空腹跑步更燃脂嗎
2025-04-01 21:40:40
你的減肥方法科學嗎
你的減肥方法科學嗎
2025-04-02 15: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