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十年後,辭職女教師後悔了嗎?
更新于:2025-04-13 14:49:31

十年前的2015年4月,一封辭職信在網路上爆火,信中僅有10個字,“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封被譽為“最具情懷”的辭職信在網路上引發各種熱議和討論,寫下這封信的河南省實驗中學心理教師顧少強隨之走紅。

在顧少強的一則採訪視頻下,有網友留言,“她的一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宛如扔下一顆重磅炸彈,炸翻了無數人按部就班的心,也成了大夥心中追求自由的代言人。”

十年後,還有很多人記得這封辭職信,大家依然關注著她。很多人想知道她經歷了什麼?去看了怎樣的世界?她現在過得怎麼樣?

還有很多人想問,回看這十年,顧少強後悔了嗎?

談當年辭職經歷

我的人生從此掀開新一頁

新京報:十年前你是怎樣做出辭職決定的?

顧少強:其實我很喜歡心理老師的工作,2004年左右我從師範大學心理專業畢業,拿到教師資格證,來到河南省實驗中學任教。我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通過溝通調整他們的心理狀態。教學有理論又有實踐,學到的東西馬上用到孩子身上去驗證,這是讓我特別快樂的地方。

但教師工作不只是教學,還包括行政、軍訓管理、錄取通知書發放等其他工作。十一年的教師經歷也讓我進入了職業倦怠期,陷入朝九晚五、日復一日的生活里,我不喜歡一眼望到頭的日子。

顧少強的辭職信被譽為“最具情懷”的辭職信,在網路引發各種熱議和討論。受訪者供圖。

我記得,寫下辭職信的三天前是那學期最後一節心理課,初一的學生正在給兩年後的自己寫一封信。學生們在講臺下寫,我也在想像我20年以後的生活會是怎麼樣。

20年後,我已經55歲,正是退休的年齡,難道就這樣過一輩子?我突然意識到安穩、一成不變的生活並不是真正想要的,我還有很多夢想沒實現。

20分鐘后我決定辭職。作出這個決定後,我在學校的樹下站了一會兒,下午的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照在臉上,我心裡想,從現在開始我想去哪去哪,想愛誰愛誰,這種感覺太爽了。我的人生從此掀開新的一頁,但這新的一頁因為有不確定性,所以讓人更加期待。

在構思辭職信時,我想到曾看過一本書裡寫,“世界很大,如此浩瀚,來一趟不易”,以此為靈感,我寫下了“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希望在今後的時間,用另外的生活方式來認識世界。

新京報:你覺得做出辭職看世界的決定,跟你的性格或家庭氛圍有關嗎?

顧少強:我是一個閒不住的人,也可以說是“斜杠青年”。當老師時,我每個階段都要找一件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利用業餘時間去做。我曾利用假期去做義工,因為愛唱王菲的歌,就在下班後到酒吧當兼職歌手,從晚上8點唱到晚上12點。

我注重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有次週末只休息一天,我和媽媽、姐姐發現國家大劇院演越劇,我們都是越劇迷,當時還沒通高鐵,於是買飛機票到北京看演出。看完後,我們仨兒站在國家大劇院門口的長安街上,特別激動。

我是一個任何時候為自己做決定的人,我的家庭氛圍很自由、和諧,我總結母親的教育理念是“尊重而不放縱”,在聽說我辭職后,我媽只問,想好去哪兒了嗎?其他的話沒說。

所以在辭職的事情上,我沒有太多顧慮,我認為只要不危害社會、不影響他人,我可以最大限度地去做自己,滿足自己內心的渴望。

新京報:辭職之後,身邊的人怎麼評價你的行為?網路上的大量關注和討論對你有哪些影響?

顧少強:2015年4月13日,我把辭職信發到朋友圈后開始被大量轉發,在網路上引起很大關注。身邊的人知道我辭職,沒有表現出意外。一些媒體打電話到學校核實情況,一位校領導聽到說,“如果這件事真的發生在我們學校,那就只有顧少強能幹得出來。”

辭職信在網路發酵后,我的手機不停地湧入電話,這是我始料未及的事。我問了一個媒體朋友,朋友說一般7天之後熱度會下降,沒想到五六個月後大家還在找我。

這期間,有企業找我做廣告、代言,還有企業邀請我坐游輪環遊世界,有一個網路遊戲公司出100萬元找我做廣告,我拒絕了。很多網游讓青少年沉迷,我不會為賺錢代言網游,這是我的原則和底線。

談十年來的生活

心甘情願做一個小鎮姑娘

新京報:辭職后,你去了哪些地方看世界?經歷了什麼?

顧少強:辭職后,我開始了旅行生活,去過成都、重慶、杭州、紹興等地,還有烏鎮、南潯古鎮、街子古鎮。

出發時,我拿著11000元積蓄,有時為省錢住8人間青旅,發現同住的4人中3個是辭職旅遊的,原來我不是個例。

我熱愛旅遊,在我看來,旅遊不只是打個卡,而是體會、融入當地人的生活。在古鎮,我會背一個小竹筐,逛早市買當地新鮮蔬菜回來做。還會穿著旗袍,坐在河畔給朋友寫明信片。跟客棧老闆聊天,學習包小餛飩、三角粽。

三個月後,我決定定居在四川青城山下的街子古鎮。我理想的居住地要有清新的空氣,民風淳樸、物價低廉、有山有水,還可以買到新鮮蔬菜瓜果,這裡通通符合我的期待。

辭職后,顧少強在烏鎮旅遊,感受古鎮的慢生活。受訪者供圖。

2015年10月,我和此前在雲南結緣的於夫結婚,共同裝修、經營客棧民宿,一年後,我們的女兒小魚出生。

我愛街子古鎮樸素寧靜的生活,這讓我不願再擠進繁華都市,而是心甘情願做一個小鎮姑娘。

每天早上我戴著草帽穿上草鞋背上背簍去逛菜市場,騎自行車唱著越劇穿梭在人群中,和市場里的大媽討價還價。買完菜回來做飯,我的生活慢了下來,不急不躁。

新京報:經營客棧的生活是怎樣的?是你理想中的生活嗎?

顧少強:客棧的生活很繁瑣,柴米油鹽都要想到,但也有詩意,空閒時我就練字、彈古琴、喝茶,忙的時候就努力賺錢。

我從一個“小白”開始重新學習經營客棧的經驗。不知道刷過多少馬桶,換過多少次床單。有很多突發事件沒有辦法去預料,如夏天晚上突然停電,又或者是客人喝酒鬧事。客棧用井水,每次斷電都抽不上來,我就要一邊安撫客人,一邊從隔壁超市買上很多水送到客人房間。

開客棧讓我增加了許多生活的閱歷和經驗。現在我們家裡除了電路,其餘出了問題都是我自己來維修。

客棧女掌櫃的生活讓我有更多自由,探索了生活方式的另一種可能。旅遊淡季時,我就帶著女兒出去散心,現在除了新疆、西藏,其他省份我和女兒都踏足過。

疫情期間,客棧的生意受到影響,於是我開始做線上心理諮詢,給受疫情影響不能回國的留學生提供心理諮詢,緩解他們焦慮、恐懼的心情。還給家長提供青少年教育方面的線上諮詢課程。

2021年,跟我一起生活的母親身體出現不適,不能適應南方環境,於是我帶著母親和女兒又回到鄭州。現在我的工作是在短視頻平臺做線上心理和家庭教育諮詢,為眾多困惑的家長提供指導。

談心路歷程

有遺憾但絕不後悔

新京報:今年距離你辭職看世界已經十年了,大家依然在關注你的生活。

顧少強:我經歷了十年的網路輿論關注,最初辭職時,大家覺得我很牛,所有的反饋都是羡慕、讚揚。

後來網友發現我去開客棧、結婚生孩子,網上就罵聲一片。有人說,原來顧少強沒有去看世界,而是結婚生子開店,也是不能免俗。慢慢地討論的聲音變小了,到最近有人看到我回到鄭州定居工作,罵聲又開始了。說我又回到原點,“任性了一把,結果啥也不是。”

但我不認為一直旅行、打卡世界各地才算是看世界。網友覺得我當年立下豪言壯志,要去看看世界,但一個人怎麼能看完整個世界呢?只要我有錢、有閒、有心情,我就去往前走,這是終生目標,現在也沒有停下。

開客棧讓我有另外一種人生模式,不用朝九晚五,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有一方客栈招待形形色色的旅人,這也是我認識世界的方式。

網上有很多謠言,說我離婚、客棧倒閉、欠很多債。我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慘,沒有離婚,客棧還在開著,也沒有欠錢。

定居在街子古鎮后,顧少強喜歡趕早集,感受古鎮熱鬧的早晨,背著背簍買些新鮮蔬菜。受訪者供圖。

新京報:是不是有很多人問過,你是否後悔當初辭掉“鐵飯碗”?

顧少強:到現在我在直播做心理諮詢時,還有很多人問我後悔當初辭職的決定嗎?我的回答是,這十年中遺憾可能會有,但是不多,但後悔肯定沒有。

留在學校當老師可以獲得一輩子的安穩,但我曾深思熟慮過,那樣的安穩是不是我想要的?可能安穩是網友們想要的,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在直播間問我,你後不後悔?當初有沒有編製?一個月發多少錢?網友會把這些細節當作唯一的評判標準,但這些對我來說沒有意義。

我認為人生經歷的事越多,越會讓人成長,就像我獨自在異鄉開客棧,使我的生活能力有很大提高。任何選擇都會有捨有得,大家覺得我捨掉了穩定的工作,但是他們沒有看到我這些年內心的豐盈,內核越來越篤定。

一個人想明白自己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很重要。我對生活的要求很簡單,從不會被物質的東西困住,到現在沒買房子,衣服很少有100元以上的。我認為夢想、家人、孩子,自由、快樂更重要。

就算十年後我慘敗,身無分文、痛哭流涕,難道就證明瞭人不能離開舒適圈嗎?依然還會有勇者繼續去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我認為,這封辭職信走紅隻可能出現在十年前,如果今天再發生類似的事,不會有那麼多人驚訝了。因為大家看到的世界更多面、立體,更能接受每個人的獨特性,也更尊重自己內心的想法,這是一個時代的進步。

新京報記者 喬遲

編輯 胡傑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