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買回來的食物,稍不留意放時間長了,就容易變質。人們在夏季選購和保存食品時,會格外留意保質期。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食品保質期的那些事兒。到底什麼是食品保質期?看食品保質期的時候,我們還應該注意些什麼?
保質期通常指預包裝食品在標籤指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在此期限內,產品完全適於銷售,並保持標籤中不必說明或已經說明的特有品質。一般食品的保質期不僅涉及時間這一單一維度,還涉及食品的儲存環境,應該在具體保存狀態下分析食品的保質期。
保質期越短食品越新鮮越安全 是真的嗎?
很長時間以來,網上流傳著一個說法:“食品的保質期有長有短,保質期越短就越新鮮、越安全”。真的是這樣嗎?
保質期的長短與食品品質沒有直接關係,食品能夠保存的時間與自身性質及生產工藝密切相關,此外還由食品的微生物、物理、化學特性,以及包裝材料和包裝方式、加工環境條件、預期食用方式、物流條件等因素決定。
食品添加劑會影響食品品質 是真的嗎?
對於食品保質期,還存在一種說法,就是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會影響食品的品質,這又是真的嗎?
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是為了提高或保持食品本身的營養價值和風味,提高食品的質量和穩定性。同時,也便於食品的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和儲藏。食品添加劑的兩個基本要素是安全性與必要性,在合法範圍內的種類和用量,不會損害消費者的健康。
總之,正規食品企業生產的食品,在保質期內都是安全的,消費者更多的需要考慮的是購買頻次、儲存方式、價格等綜合因素。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