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給大家推薦低升糖的成分和控糖的搭配,非常適合血糖“亮紅燈”的朋友。
但有些暖粉就問了,我血糖正常,也需要控糖嗎?
當然啦!無論你是高糖人群,還是健康普通人,血糖穩定好處很多!只是說健康人可以不用那麼嚴格。
控好血糖,5大好處不請自來
簡單一句話形容:血糖穩定讓你又美又健康!
1.防長胖:血糖驟升刺激會引發更強烈的胰島素分泌,導致脂肪囤積和抑制脂肪分解,在外表現上就是發胖。
2.控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控糖飲食能説明控制“壞膽固醇”,降血脂,維護心血管健康。
3.皮膚光潔、顯年輕:血糖升高后會讓人體皮脂腺分泌過多,導致痘痘、痤瘡。
4.防止餐後犯困、人更有精神:吃完飯後很容易昏沉,因為血糖升高以及胰島素的釋放,讓色氨酸更多地進入大腦,代謝產生褪黑素,人自然就犯困。
4種食物,讓血糖“突飛猛進”!
而在控制飲食這件事情上,一不小心吃錯一口,都有可能導致血糖“飆升”,說的就是下面這4種食物。
01糯米雞
糯米雞GI值達106,GL值達48,響噹噹的“血糖刺客”!
跟普通大米相比,糯米中的澱粉幾乎都是支鏈澱粉,更容易“掛”上更多的葡萄糖分子,加劇血糖反應,讓血糖急劇升高。
👆看右邊的支鏈,有很多“挂鉤”
02水果罐頭
水果罐頭是用水果+大量的白砂糖製作,另外還有水果本身的果糖,這對高糖人群來說簡直就是血糖飆升的“加速器”。
03啤酒
啤酒的升糖指數往往比一些含糖飲料還高,因為它主要含有麥芽、玉米、糖漿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難消化的成分相對較少,容易被快速消化,引起血糖升高。
而且酒精還會使得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導致血糖升高后難以回落到正常水準。
暖暖提醒:不管是高度酒還是低度酒,都會被胃直接吸收,使餐后血糖升高。另外酒精對心肌有直接傷害作用,心臟不好的人群飲酒需謹慎。
04巧克力
巧克力高糖、高脂肪,這些成分會導致血糖和血脂雙雙升高,對血糖的控制相當不利。
2個容易踩坑的“陷阱”!
01這些粗糧≠控糖!
主食搭配粗雜糧,有助於控糖。粗糧和細糧最好控制在1:1或者是2:1,建議早餐和晚餐粗糧的比例可以少一點。
👆常見的主食雜糧GI值
但有些粗糧不一定控糖!比如糯玉米、小黃米、大黃米、黑糯米,都是糯性的穀物。
和暖暖剛提到的糯米一樣,都富含支鏈澱粉,引起血糖”飆升“。
02低升糖水果≠控糖萬事大吉!
辨認控糖水果,升糖指數(GI)固然重要,但它卻不是影響血糖最後的要素,最後影響血糖的關鍵要素是血糖負荷。
暖暖提醒:有些水果升血糖指數不高,但是血糖負荷較高,如果吃過量的話,對血糖也是有影響的。
血糖負荷怎麼算呢?需要用食物的GI值X食物的含糖百分比。
血糖負荷記住兩個數值:一個是10,一個是20。
大於20屬於高血糖負荷,10-20屬於中等血糖負荷,小於10是低血糖負荷。
如紅棗(干)、香蕉、芭蕉、西梅(干),本身不屬於高升糖水果,但吃多了,血糖依舊承受不住。
👆常見的水果血糖指數(GI)和血糖負荷數值
美食時間到!控糖人群想盡興吃主食,這道煲仔飯別錯過,選用不一樣的水蒸飯,還有秘制的煲仔飯醬汁,配上金黃酥脆的鍋巴,香噴噴👇
控糖煲仔飯
食材
雞腿肉、冬筍、香菇、紅腰豆、糙米、青稞、麥仁、藜麥、綠豆,白米、海米、乾扇貝、香菜、洋蔥
做法
- 1 -
蒸制:提前泡好的的雜豆雜糧(豆類泡1晚,雜糧2小時),加入茉莉花茶後放入鍋中蒸制,口感豐富,清新解膩。
- 2 -
準備醬汁:鍋內油熱後,放入蔥薑蒜、香菜、洋蔥、乾扇貝和海米煸炒出香,加入醬油、蠔油進行調味,最後放入羅漢果代替白糖一同熬煮20 分鐘,過濾醬汁。
- 3 -
煲煮:雞腿肉去骨后加入鹽、胡椒粉、醬油和香菇冬筍一同進行醃制。另起鍋油熱后,將蒸好的雜糧飯放入鍋內,加入少量水,再將雞肉等食材鋪滿表面,煲煮七八分鐘,烹入醬汁出鍋即可。
菜品成品圖😋😋😋
(暖暖的味道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