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巴中日報
李春嬌
某日,二年級一位班主任給我發來孩子的作業照片,題目要求寫自己最喜歡的老師,孩子寫道:“我最喜歡校長媽媽,她個子高高的,大大的眼睛,長長的頭髮,每天站在校門口,甜甜地笑著,同我們親切地打招呼:‘同學們,早上好!’。”
晨接暮送學生是我每天的必修課。有老師說:“同學們稱呼你為‘笑長媽媽’更貼切,因為你每天在門口站很長時間,笑臉盈盈,揮手示意,語氣溫和地主動問候,孩子們都認識你,被你感染,願意和你親近。”
我也因新任校長后,堅持“站崗”一年多,收到了孩子們硬塞的糖果、橘子、髮夾、鮮花等禮物,更有家長們讚賞的目光,並溫暖地給我道一聲:“辛苦了!”我以為,“笑長媽媽”做的不僅是“門面”工作,更有其實際意義。
一、營造“笑”的磁場,凝聚多維能量。我校延續了世界平民教育家晏陽初先生的思想,以“仁愛”為核心,以親切的笑容和語言面對師生,正是“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表達。走進校園,一抹溫暖的笑顏,一聲暖心的主動問候,一個輕撫腦袋的動作,為孩子們營造了和諧友好的能量場,孩子們帶著一份對等的溫情,能愉快自由地學習。教室辦公室,一句關切的語言,一臉真切的笑容,一點聆聽的靠近,一份包容的態度,為老師們營造了輕鬆平等而有力量的能量場。會議室內,研討桌上,對幹部們真摯地分享,平等的聆聽,謙遜地接納,營造了幹事工作的信任感和幸福感。離開校園,馬路商場,遇見孩子,主動給予一個關切的眼神,一份甜蜜的笑容,能將笑的能量場擴大,再擴大……
二、傳遞“笑”的星火,激發內生力量。笑是最強的催化劑,經過真情的媒介和時間的醞釀,激發了生生不息的力量。孩子們從曾經的表情木然,面對問候心中無波瀾,到校長與孩子、孩子和孩子、校長與老師、老師與孩子們之間,在一年多的溫暖紐帶連結中,催生了無窮的能量,這笑容猶如星星之火,融化著人與人之間的心,點燃了人情的感染力,激發了禮貌的表達力,大家從言行的親密走向了心靈的契合,收穫了一個充滿溫馨陽光的校園。在校園裡的每一處,我樂此不疲地接受孩子們真摯的問候,陽光的笑臉,老師們真情的回應,心中也是感慨萬千,欣喜無限。人與人之間,沒有比敞開心扉溝通交流、平等對話更有力量的“敲門磚”了。
三、篤行“長”的示範,倒逼群體自覺。作為學校管理者,榜樣示範是最顯性、最有說服力的工作秘笈。每天早到晚歸,融入課堂、活動、環節、人員,能夠第一時間掌握最鮮活的資源,為管理決策提供最真實最有底氣的依據,也獲得大家的認可。在晨光中見證,在課堂上“邂逅”,在夕陽下歡送,老師們自然能醞釀一份被“監督”下的行動自覺。值周老師會在校長認可的目光中,努力履職盡責,笑容滿面迎接孩子,處理校門口的如孩子哭鼻子不願上學、家長送被遺忘了的書籍作業前來等小問題。學校保安也規範著裝,精神抖擻地維持秩序,校門外雖車水馬龍但仍舊井然有序。“陽光禮儀隊”也在值周班主任的訓練下,端立如樹,聲音如鐘,像士兵站崗一樣,迎送老師同學。此時,值周老師與孩子們相互問候、禮儀隊洪亮的聲音、校長與孩子們相互打招呼,幾種聲音此起彼伏,便奏響了校園最動聽的演奏序曲。而榜樣示範更為老師們躬耕課堂、關愛學生、密切同事提供了最有力的參考依據和行動內驅。
四、堅守“長”的接納,豐厚家校情感。日復一日在校門口“站崗”,形成了最高效率的“宣傳口”,也是最簡單的“信訪窗”。每天許多家長都會陪伴孩子到來,在門口駐足觀望許久,甚至計程車、公交車司機,過往的行人,都認識了我這位不休假的“值周校長”,有好幾次還因為這微不足道的迎接儀式,被家長悄悄錄了視頻放到了網上,收穫了許多的好評和關注,免費給學校做了最生動真實的宣傳。當然。家長見到我這位管理者每天按時到崗,也感到踏實和安心,覺得校長都在學校“駐守陣地了”,老師們“有人管了”,孩子們在校“有人負責了”,學校的一切就有了保障了。當然,我這裡也時常是第一“信訪口”,家長們無需預約跑冤枉路,能夠準時到校門口找到我,反應對教學的疑惑,表達家庭的困難,諮詢政策的落實,投訴一些不滿也是常有的事。每當此時,面對困惑我會耐心解釋,面對問題積極解決,虛心聽取意見,接納包容不同意見,我還把家長需求一一讓分管同志表格式登記,定時復盤解決處理情況,以求“件件有回應,事事有著落”,這也很好地消化了家校矛盾,避免了問題被“拋”到上層業務,更為家長們暢通溝通管道,實為一舉三得。
笑著站在校門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做一位深受師生喜愛的“笑長媽媽”,不是表面功夫,不是嘩眾取寵,而是長期踐行的“標籤示範”,真實呈現的“榜樣效益”,讓人信服的“范式行動”,以點帶面,以顯性行動催生內生力量,服務於孩子、老師、學校,這更是一種良性“內卷”,捲起教育的責任、擔當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