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閩南日報
平和南山古城
⊙邵愛霖 文/圖
古城外景與古井塘
▲林氏宗祠
▲古城後城門巷中段
▼月牙形古井塘
▲古城東面城牆及民居
平和南山古城,也稱南山月寨,俗稱“城內”,位於平和縣小溪鎮高南村(明代名為南山社)城內58號,坐南朝北,是一座始建於元末明初(1368年前後)的古城堡,在明清時期有進一步擴大、完善,為明清風格的古建築群,是平和縣小溪鎮古時三大古城(牛頭城、西山城、南山城)之一,是平和縣一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據《林氏族譜》記載,南山林氏開基一世祖原甫公,字南塘,生於元朝仁宗帝甲寅年(1314年),祖籍河南,年輕時因不滿元朝外族統治,參加反抗元朝外族統治的起義,任人民軍工師職。兵敗后,原甫公一人到處逃難,於元朝惠宗帝年間(約1354年),來到南山村安身立足,先給陳家富人幫工,以逃避追捕。後來原甫公勵志創業,在陳家祖祠邊買了一片空地建房屋,開基立業,後娶妻傳衍子孫後代。原甫公的後代建了南山城,當時人口最多的時候近1000人,城內繁華。原甫公至今已繁衍至26世,後代還外遷至廣東、浙江、臺灣等地。
現南山古城為“一城一池”規模,距今已有670多年歷史,保存尚好。“一城”即古城堡,背靠巍峨的天馬山,面對城外的古井塘和蜿蜒的花山溪(為九龍江的支流,明清、民國時期,是平和對外物資直通漳州月港的主要航道,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城堡佔地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00米,南北長約150米。城牆有二層樓高,最厚處達5尺,大部分與民房相結合,牆基用鵝卵石砌成,堅厚無比,據傳城牆上可放八仙桌。由於明朝時期倭寇和土匪猖獗,故在城牆上設有瞭望、射擊孔,以御賊寇。
古城原有三座大門,即北門、南門和西門,北門為北城門,是用條石砌成的石拱門,門樓現保存完好。城門上嵌有一塊刻著“天岳培基”四個蒼勁大字的花崗石匾額,門兩側石柱上刻有一副“爽氣西來地轉琯溪環月寨,明星北拱天騰馬麓壯金垣”22個字楹聯,乃表親明朝黃道周先賢留下的墨寶,字簡意博,富含哲理。“天岳培基”的“天岳”指天最大,古城背靠當地最高山峰天馬山,故把“天馬山巔峰”喻為“天岳”, “天岳培基”蘊含著古城背靠巍峨巔峰的天馬山,乃是當地的精、氣、神所在,林氏的根基所在,城穩固堅實,人腳踏實地,事業才能從基礎奔向巔峰。南門為後城門,現已不存在。西門為頂城門,現為開放通道式小木門樓。
城內規劃佈局,用本地閩南話形象地概括為“三街六巷激五空”。三街為前街、中街、後街,六巷為頂城門巷、牛巷、中巷、宗祠頂巷、宗祠下巷、後城門巷。“三街六巷”極大地便利了城內人交通、經商、日常生活。“激五空”即五個排水口,便於很好地排出城內的不用之水。街巷路面以鵝卵石鋪成,古香古色。頂城門巷有一口古井為頂城門古井,是古城的主要景點之一。古井的泉水歷經百年甚至在大旱之年也從未乾涸,她用甘甜的乳汁滋潤這一片土地,養育這一方人。據傳古井在每年五月初五端午節時,井水會從井底自溢上來,甚為壯觀。
城內保存有較為完整的明清時期原貌的祠堂、大部分民居和城牆等古建築,現部分房屋有改建。城中央坐落一座坐南朝北的林氏宗祠,正對著北城門。宗祠幾曆風雨滄桑,但一直承載著林氏子孫血脈和希望。宗祠始建於明洪武年間(1398年),由林氏二世一房祖林照然倡建,為在朝為官、官居一品的二世二房祖林浩然榮歸故里晉謁祖先而建,至今已有620多年歷史。2017年進行了修復。祠長約25米、寬約12米,面積約300平方米,分上落和下落,中間為天井。上落有8只龍柱,下落有2只龍柱,上落供有牌位。祠堂雕樑畫棟,楹上油漆描光,光采奪目、錯落有致、美輪美奐。大門的門扇上有“祖德宗功”四個大字,左側門有“入則孝”三個字,右側門有“出則悌”三個字,表示進入祠堂祭拜祖宗,對上輩人要有孝心;出門後兄弟姐妹要和睦相處。它是南山古城的歷史見證,是林氏血脈文化傳承之所在,更是振興鄉村文化自信的厚重之地和家風家訓的前沿陣地。
“一池”為古城外的護城塘即古井塘,略呈月牙形,圍繞北城牆一面,長約250米、寬約25米,面積6000多平方米。塘內終年有清水源源不斷注入流出,塘水澄清,是至今平和縣為數不多的護城塘。
此外,古城建成後,孕育了當地特色的系列文化,成為歷史文化的一個符號,充滿著一種智慧。每年都舉辦許多民俗文化活動。
如“龍舟賽”,據傳在林氏始祖原甫公八十壽辰(明洪武二十七年即1394年)時,古城旁的“顯惠廟”所侍奉王公謝安托夢給原甫公“請準備兩隻船,我要揮兵渡河”。后經卜解為王公聖靈,要用“淝水之戰”的兵馬過河之靈威來保佑南山林氏世代安康。為實現王公聖靈,且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原甫公決定從那年五月初五端午節開始在古井塘進行划龍舟比賽,俗稱“爬龍船”,以保南山林氏安康。自此以後,年年端午節都舉行龍舟競賽民俗節日活動,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小溪地區獨一無二的一處“午日節”進行龍舟競賽的地方。
“祠堂點燈”,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林氏宗祠都會舉行“祠堂點燈”這一民俗活動,祈求祖宗保佑後輩子孫旺盛、家族英才輩出、家業興旺昌盛。
“王公出巡”,為每年正月初八舉辦王公出巡民俗文化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