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鹹寧日報
近年來,一種新的旅行理念——慢旅行與微度假開始流行。這種“短平快”“小而美”的城市周邊游,強調的是2-3個小時車程與2-3天旅行時間,核心是利用週末或小長假在周邊享受一場短期的度假。與“特種兵式”旅行不同,慢旅行與微度假重新定義著旅行的價值與方式。
從舟車勞頓到休閒享受:慢旅行回歸旅行初心。伴隨著旅遊頻次的增多,越來越多的人在審視自己的旅行計劃,舟車勞頓、行程滿滿的“急行軍式”“特種兵式”旅行已逐漸顯露出疲態。相應地,“慢旅行”摒棄了繁瑣的計劃、遠離了擁擠的人群、拒絕了盲目的打卡,轉而追求身心的放鬆和休閒享受,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從走馬觀花到尋找“地方”:慢旅行建構和增強地方感。“慢游”帶來的沉浸式體驗給人們帶來的不只是空間記錄,也形成和增強了人與地方在情感上的根植性聯結。這便是人文地理學意義上的地方感。它不僅僅是關於空間的記憶,更是人與地方互動中生成的文化表達和社會意涵。
從特別支出到日常消費:微度假提升生活品質。與以往時間空間跨度較大、需提前數月進行規劃、人均消費金額較高的度假相比,微時間、微距離、微空間、微計劃、微成本、微品質共同構成了微度假“快旅漫遊”的特點,從家庭的特別計劃到週末的自由出行,微度假儼然成為現代人的生活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