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大同日報
領略山川錦繡 觸摸千年人文
——北京千人研學旅行團和平街第一中學師生遊懸空寺小記
本報記者 張志忠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4月10日,北京千人研學旅行團和平街第一中學師生來到恆山懸空寺,與山川相逢,感受天地之美;與歷史邂逅,汲取包容力量。
當天,參加研學旅行的師生在輔導老師的引領下分班級列隊向懸空寺進發,沿路陡峭山石、潺潺水流、特色土產都成了同學們研學的知識點。在輔導老師的介紹下,同學們知道了恆山含狹義和廣義兩個概念:狹義的恆山,即所謂“北岳恆山”,位於渾源縣城南10公里處,主峰天峰嶺海拔2016米;廣義的恆山是指恆山山脈,而懸空寺位於恆山翠屏峰西側。
“研學手冊裡有懸空寺的介紹,來之前我便對它的文化特別感興趣。因為懸空寺作為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建築群體,體現了中國古人和諧共生的思想理念,也體現了古人在宗教信仰和文化傳承方面始終保持開放的心態和博大的胸懷。”研學旅行團成員武璇玥驚歎於整個懸空寺“奇、懸、巧”建築藝術的同時,對中華文化具有的包容性和融合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通過學習,我還知道了大同與北京雖處於同一緯度,但大同平均海拔比北京高出1000多米,因此氣溫略低,大同的美味佳餚很多,尤其是小米糕、刀削麵,都很有地方特色。”武璇玥告訴記者。
研學現場,有的同學拿出相機拍攝,有的同學則熱衷於到文創店裡流覽、打卡,其樂融融。“研學旅行,是一種心靈陶冶,更是一次寓教於樂。”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這種沉浸式體驗,把課本裡的文字、圖片轉化為親眼所見所聞,每一段旅程都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一筆珍貴的閱歷,每一次出發都收穫著沉甸甸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