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紀
去年年底,安徽省肥西縣中部花木城豐樂自貿園傳來好消息:其簽下了一筆價值3億元的訂單,共計100萬株苗木將遠銷迪拜。
這筆訂單的意義何在?人民網安徽頻道瞭解到,2024年,豐樂自貿園總計出口銷售約700一萬棵樹苗,進出口總額達1.5億元。與之形成明顯對比,在與迪拜的這場合作中,豐樂自貿園以更優質的苗木換來了更高的利潤。
肥西花木首“游”迪拜,不僅是海外市場對肥西苗木品質的認可,更是肥西苗木把握住了海外市場的動向與喜好,開始了新一輪出海。
工人正在打包苗木。人民網 丁紀攝
2018年,創始人鍾茂林背靠著家鄉中部花木城品牌,在豐樂鎮創建了豐樂自貿園。同樣是做苗木交易,豐樂自貿園從一開始就將目光投向了海外。
“我們剛成立的時候,龜背竹、花竹、德國鳶尾等品種在國內爆火。看中海外熱植在國內潛在的市場,我們決定從國外引種,賣向國內使用者。”鍾茂林說。
然而引種內銷卻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國內市場對海外熱植的“風”很大,受眾的喜好隨著流量變化,難以把控;與之配套的另一方面在於,擁有豐富育苗經驗的苗農,面對海外熱植卻是從“0”開始,怎樣使其適應國內水土、保證苗木存活率,都需要時間去驗證。一來一回,引種的週期被拉長,效益卻降低,豐樂自貿園不得不重新思考出路。
“引進來”這條路有困難,那“走出去”呢?
鍾茂林和他的招商團隊多次出訪發現,中亞、東南亞地區在城市綠化需求上鍾愛國內的月季、廣玉蘭、紫薇等鄉土品種,而這些恰恰是肥西“花木之鄉”的優勢所在。
於是,為了打開肥西花木的國際市場,豐樂自貿園一邊藉助中部花木城的平台優勢,舉辦各類苗木花卉展銷活動,邀請外國友人來園區參觀;另一邊,在海外平臺組建了專業的電商團隊,利用直播帶貨、短視頻等新媒體手段,展示苗木花卉的生長過程、種植技巧和應用場景,吸引了大量外國客戶關注,打響了肥西苗木花卉的國際品牌。
豐樂自貿園內的苗木。人民網 丁紀攝
七年外貿,鍾茂林在逐漸摸透海外市場客戶需求的同時,也在反哺肥西苗木自身產業轉型升級。
在豐樂自貿園內可以看到,從農戶手中收上來的一棵棵苗木不是種在田地里,而是全部栽植在花盆中。工人將苗木打包運向國外時,不再需要從地里重新挖掘,轉為苗木“破盆而出”,極大地節約了人力成本。
“千百年來,將植物種在土地裡是農民根深蒂固的一種念觀,但是盆栽中的苗木不受氣候影響、不受蟲害困擾,經過長途運輸后的成活率依舊能接近100%,對於外貿而言更為便捷。” 鍾茂林說。
於是,豐樂自貿園與周邊村莊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通過“公司+農戶”的模式,苗農提供土地和苗種,公司提供肥料、輔材及技術支撐,肥西苗木風靡國外市場。
“目前,我們所有收購的苗木都能按照歐盟標準統一發貨。單株苗木價格能達到國內1.5倍-2倍,苗農切實感受到盆栽種植的好處,也更願意做出改變。”鍾茂林說。
據他介紹,從五月份起,自貿園計劃與周邊苗農簽訂訂單式種植,進一步優化肥西苗木品質,增加苗農收入。
3月25日,第三批20萬株苗木已經運往了迪拜,這批苗木包括雪松、紫薇、櫻花等眾多品種。對於肥西苗木而言,出口迪拜無疑是向前出海邁出了巨大一步;而對於它們征戰國際市場來說,這隻是“走出去”的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