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馨
2025年第一季度,貴州烏江構皮灘、思林、沙沱3座升船機運行成績亮眼:累計過閘船舶達920艘次,過閘貨運量突破25.68萬噸,過閘總通過量達43.71萬噸,同比分別大幅增長57.26%、44.41%和43.48%,刷新歷史同期最高紀錄,2025年,烏江通航喜迎“開門紅”!
烏江上航行的貨船。
政策引領,凝聚合力促增長
烏江作為國家“四縱四橫兩網”高等級航道網的重要構成,近年來在貴州省委、省政府的強力推動下,水運市場復甦迅猛,船舶數量與貨運量持續攀升。為協同統籌烏江防洪、發電、生態及通航等多元需求,2025年,黔渝兩省市聯合出臺《烏江(重慶段)枯水時段通航聯合保障工作方案(試行)》,為解決烏江重慶段天然航段枯水期船舶通航難題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援,有效打通制約烏江水運發展的關鍵堵點。
今年伊始,貴州水運交通部門迅速行動,秉持“起步即衝刺”的奮進姿態,通過政策引導與服務保障等系列舉措,助力航運企業節後高效復工復產。同時,借助烏江全線多梯級通航建築物聯合調度體系,運用資訊化、智慧化管理系統,為過往船舶量身定製“一船一策”精準服務,顯著提升通航效率。
滿載集裝箱的船舶在烏江上航行。
專項補助,提振信心激發活力
烏江作為貴州“北入長江”的黃金水道,其航運能力提升對沿江經濟帶的輻射帶動作用愈發顯著。為充分釋放烏江運輸潛能,培育壯大烏江水運市場,優化運輸結構,推動烏江水運復興,貴州省交通運輸廳自2021年起實施“優化運輸結構提升烏江運能”專項資金補助政策。2021年至 2024年,累計審核發放專項補助資金超2600萬元,極大鼓舞了水運企業的信心。烏江水運呈現加速復興、蓬勃繁榮的良好態勢,船舶運力穩步增長,出省貨運量連年大幅提升,實現從“通起來”到“運起來”再到“忙起來”的跨越,昔日烏江千帆競發的繁榮景象正逐步重現。
船舶正在經過構皮灘通航設施。
聯合調度,惠及民生提質增效
2024年 3月,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印發《推進烏江全線多梯級通航建築物船舶聯合調度工作方案》。同年8月,黔渝兩省(市)交通主管部門聯合發佈《烏江全線多梯級通航建築物聯合調度規程(試行)》,構建起烏江全線多梯級通航建築物聯合調度機制,並完成聯合調度中心建設與平台開發。目前,該平台涵蓋貴州境內的構皮灘、思林、沙沱,以及重慶境內的彭水、銀盤五級水電樞紐,包含6座升船機、2座船閘,系國內首個跨省升船機聯合調度管理平臺。2024年 12月,聯合調度試運行成功,達成“一次申報、連續通過”目標,過閘效率整體提升30%以上。自2025年3月1日“烏航通”二期新系統獨立上線運行以來,已調度船舶排擋775艘次,其中貴州段471艘次,重慶段304艘次,累計總通過量44.49萬噸,其中貴州段27.48萬噸,重慶段17.01萬噸,實現過閘申報便捷化、數據展示全面化、調度排擋智慧化、安檢流程簡化,大幅節省過閘時間,顯著提升通航效率。
烏江全線多梯級通航建築物聯合調度中心。
巨集圖初展,風帆正舉前景廣闊
水運興則百業興,水運旺則百業旺!當下,烏江水運正處於加快復興、提速發展的關鍵時期,發展勢頭強勁。在國發〔2022〕2號文件和交通運輸部《支援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實現交通運輸高品質發展實施方案》政策指引下,黔渝兩省市聯合印發《渝黔深化合作推動烏江航運高品質發展建設實施方案(2023—2027 年)》,計劃5年內共建29個重大水運專案,總投資約383億元。到2027年,基本建成烏江航道與沿江鐵路、高速公路聯動發展的沿江綜合立體交通網,加速實現烏江“航道通行千噸級、港口吞吐千萬噸級”目標。貴州省烏江航道管理局將持續秉持“服務發展、保障民生”宗旨,發揚“團結敬業、服務暢通”的航道精神,強化航道管養,優化船舶調度,提升服務水準,積極推進烏江航運與鐵路、公路多式聯運,構建更高效、更綠色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助力烏江水運在流域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中發揮更大效能。
貨船在庫區深水航道航行。
此次烏江升船機過閘量“開門紅”,不僅是貴州省烏江航道管理局第一季度工作的出色成果,更是烏江水運事業蓬勃發展的有力見證。下一步,烏江航運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在服務國家戰略、推動流域發展中續寫輝煌篇章。(文/圖 劉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