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擋汽車除了P、R、D擋外,L、S、M等字母分別代表什麼?
更新于:2025-04-12 10:42:08

在自動變速器車輛中,越來越多的駕駛員僅使用“P”、“D”、“N”和“R”等基本擋位。然而,許多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乘坐不同的汽車時,並被變速桿上排列的字母“S”、“B”、“L”和“2”弄糊塗。

自動變速器上的變速桿上有各種字母和數位,都代表特定的“範圍”。最基本的四個檔位是“P(停車)”、“D(行駛)”、“N(空檔)”和“R(倒車)”。這些是日常使用的擋位。

D擋在正常前進行駛時使用,並自動選擇最佳擋位。空檔是指發動機的動力不傳遞至車輪的狀態,由於驅動裝置未被鎖定,因此車輛可以在斜坡上自行行駛。倒車擋是向後移動時使用的后齒輪。

然而,自動變速器車輛通常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多種其他可用範圍。 “2”和“S”的寫法根據製造商的不同而不同,但它們的意思都是相同的——將齒輪鎖定在二擋。

上坡行駛時尤其有效。但是,根據製造商的不同,“S”可以表示“運動”,指針對運動駕駛的換擋控制。

“L(低)”是將變速箱鎖定在一擋或低擋的範圍,在需要更強的驅動力或強大的發動機制動時使用。此外,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中常見的“B(制動)”是施加強力發動機制動的範圍,在下坡減速時尤其有用。

只要根據情況適當使用不同擋位,就可以實現更安全、更舒適的駕駛。例如,在長坡行駛時,持續踩下制動踏板可能會導致整個制動系統過熱,增加制動失效或氣阻的風險,使制動效果降低。

在這種情況下,從“D”換到“2”或“S”會增加發動機制動並減少使用腳制動器的頻率。在較陡的下坡路上,還可以通過換到“L”或“B”來獲得更強大的發動機制動。

如果擋位一直保持在D擋,車速每次降低時就會頻繁降擋,造成發動機轉速頻繁變化,加減速不順暢。

在這種情況下,換入“2”或“S”將固定擋位並穩定車速,減少了發動機的壓力,同時保持了平穩的行駛。

在積雪或結冰等濕滑路況下,建議使用“2”或“S”擋位,而不是普通的“D”擋位。這是為了通過固定較低的齒輪來限制突然的扭矩變化並防止輪胎打滑。

有些車型配備了“雪地模式”,但對於沒有此功能的汽車,二擋啟動等技巧也很有效。但是,需要注意不要將油門踏板踩得太用力,尤其是在積雪結冰且光滑的冰路上,因為輪胎會突然旋轉,使車輛難以控制。

隨著汽車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電動汽車的普及,擋位選擇的概念也在發生變化。在傳統的汽油發動機汽車中,“2”和“L”等範圍很常見,但近年來,“B”擋在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中變得越來越普遍。這與再生制動系統相關,主要是優化其在減速過程中將能量回收為電能的功能。

由於電動汽車沒有內燃機,因此不需要傳統自動變速器中複雜的齒輪配置。許多電動汽車的配置很簡單,只能在前進和後退之間切換,並且沒有多個擋位。例如:“D”、“R”、“P”等基本擋位。

最新的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都允許使用換擋撥片逐步調整再生制動的強度。與傳統AT的手動換擋模式不同,允許駕駛員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情況精確控制減速強度。

汽車的換擋方式隨著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改變,除了傳統的“P”、“D”、“N”、“R”等基本擋位之外,根據情況選擇最佳擋位對於最大限度地發揮車輛性能也變得非常重要。

即使在電動汽車不斷發展的時代,通過正確理解如何操作變速桿並適當使用,也可以實現更安全、更高效的駕駛。特別是對於配備再生制動系統的車輛,適當選擇不同的擋位可以提高能源效率並延長行駛距離。

校對 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