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亞洲評論》網站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注意到,在中國農村,一場人工智慧革命正在悄然展開。
《日經亞洲評論》網站報導截圖
文章說,當美國仍在熱衷於對人工智慧的算力和性能進行測試的時候,一場聚焦實際應用的人工智慧革命,已悄然在中國鄉村落地生根——而這恰恰是多數國際觀察者忽略的“盲區”。中國正為全球人工智慧發展提供新範式,那就是,不是比拼參數,也不是比拼市值,而是重在應用。
文章說,西方很多人工智慧工具通常是收費的,而中國領先的人工智慧服務大多是免費的,這大大推動了其應用和落地。當下,中國人工智慧應用有多普遍呢?作者舉例說,當中國即時通訊軟體微信將 DeepSeek 集成到其搜尋引擎中後,使用者流量激增,以至於 DeepSeek 的伺服器一度不堪重負;騰訊的免費 AI 助手元寶的日活使用者在近兩個月飆升了 20 倍。既免費,又方便的使用場景為中國普通民眾使用人工智慧工具打開了閘門。
與西方為企業客戶或高級用戶優先開發的思路不同,中國公司優先考慮規模。數據顯示,在中國,有近 3 億農民是潛在的 AI 使用者。這不僅僅是一場科技狂歡,更是一場人工智慧“下沉革命”。比如,在湖北省的一個村莊,稻農們向一款人工智慧機器人提問,如何在雨季保護稻穀免受過多的雨水影響,人工智慧機器人迅速為稻農提供了易於理解且因地制宜的建議。
文章說,當美國還在爭論像DeepSeek這樣的中國人工智慧大模型是否構成安全威脅時,中國已經將人工智慧嵌入了日常生活。對於中國農民來說,人工智慧帶來的好處是真實而直接的。在他們看來,人工智慧不再是一種類似科幻的想法,而是一種日常工具。
人工智慧的下一個技術突破會在哪裡?文章認為,這種突破可能不是在實驗室里誕生的,而是在家庭、農田、診所或者小商店等場景實現,因為這是可以説明使用者解決實際問題的場景,而中國在探索這一前沿領域方面就處於領先地位。
【來源:國際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