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的時候,好多人都一門心思撲在客廳和臥室上,覺得這倆地方是家裡的門面,得好好捯飭。
像客廳,要寬敞大氣,朋友來了有面子;臥室呢,得溫馨舒適,自己住著才愜意。
結果,就把廚房和衛生間給忽略了,尤其是衛生間,經常被當成 “小透明”。可衛生間的裝修那同樣關鍵。要是衛生間這幾個細節,往後的日子可就麻煩大了。
1、牆面和瓷磚背面必須刷毛糙
不管是30x60的常規磚還是大塊岩板,上牆前必須讓師傅做"雙面拉毛"。
具體操作就是牆面用水泥摻膠水攪成糊糊,拿滾刷或者掃把甩出凹凸不平的糙面。瓷磚背面也要用砂輪機打磨出細密的劃痕。
這兩個步驟能讓水泥砂漿粘得更牢,就像穿運動鞋爬山比穿皮鞋防滑。
而且牆面和瓷磚背後都要拉毛處理,別讓師傅偷懶只做單面。
我見過只處理牆面的,結果瓷磚背面太光滑,半年後整片磚帶著水泥層一起掉下來。
材料要用專業瓷磚膠,普通水泥根本掛不住大磚。如果發現師傅用普通水泥,直接叫停換人。
2、乾濕區要做高低差,地漏必須是最低點
淋浴區要比外面低1.5-2cm,這個高低差專業叫"錯層"。鋪瓷磚時從牆角往地漏方向找坡度,每米下降2cm左右。
有個檢驗竅門:貼完磚往地上潑一桶水,如果30秒內能流乾淨,說明坡度合格。要是發現積水,必須返工重做。
地漏要裝在濕區正中間,周圍瓷磚要切成"回"字形。別信師傅說的"切個斜口就行",那樣排水慢還容易堵頭髮。
買地漏時選純銅防臭芯的,別省那幾十塊錢。裝好后記得拿塑膠袋套住地漏口,防止裝修時水泥渣子掉進去堵住管道。
3、地漏和下水管必須接嚴實
很多人家裡漏水到樓下,問題就出在地漏斷層。
正確做法是:先把開發商留的塑膠排水管截短,讓地漏的金屬套管能直接插進管子里。
插進去之後用堵漏王把縫隙填滿,外面再刷兩遍防水塗料。記住要在貼磚前檢查這個位置,貼完磚就看不見了。
瓦工如果沒接好管子,洗澡水就會順著縫隙流到瓷磚底下的水泥層。時間久了門口牆麵起泡掉皮,嚴重的話還會滲到客廳地板。
這時候只能砸磚重做,連防水都要重新刷,沒七八千根本下不來。
4、花灑位置的瓷磚要高出安裝底座
現在流行暗裝花灑,預埋件都是埋在牆裡的。
貼磚時要讓瓷磚比花灑的安裝底座高3mm左右。這個空隙剛好夠裝密封圈,後期不會滲水。
如果貼磚和底座齊平,安裝時師傅只能硬塞,密封圈壓不緊就會漏水。
建議提前買好花灑,把安裝圖紙給瓦工看。貼磚當天最好在場盯著,拿捲尺量底座和瓷磚的落差。
別相信"差不多就行",差1mm都可能出問題。建議選常規尺寸的花灑,異形款容易出幺蛾子。
5、窗戶邊要留伸縮縫
衛生間窗戶天天開開關關,震動特別大。瓷磚如果緊貼窗框,不到半年就會開裂。
正確做法是四周留3mm空隙,這個縫千萬別填水泥或者美縫劑。等瓷磚乾透了,買支防黴玻璃膠打上去,既能防水又能緩衝震動。
密封膠要選廚衛專用的,普通膠容易發黴。顏色建議選半透明的,比純白耐臟。
打膠前要把窗框擦乾淨,不能有灰塵。打完膠24小時內別開窗,等膠徹底幹透才行。
如果發現師傅直接用瓷磚貼到窗框上,馬上叫停別猶豫。
6、其他要注意的細節
①過門石下面要做防水壩:就是鋪門檻石之前,先用水泥做個2cm高的擋水條,刷兩遍防水塗料。這個能防止水從瓷磚底下往外滲,避免門口牆面發黴。
②陽角要做海棠角:牆轉角處別用醜醜的收邊條。讓師傅把瓷磚邊磨成45度斜角,留1mm縫隙。後期做完美縫,看起來就像整塊磚折過來的,特別整齊。
③瓷磚空鼓要當場處理:貼完磚拿空鼓錘敲,發現空鼓超過5%必須拆了重貼。特別是淋浴區的牆磚,空鼓的磚受熱脹冷縮容易崩瓷。
④水電標識要貼好:貼完磚讓師傅在牆面標出水管電線位置。後期打孔安裝五金件時才不會打到管線。建議用紅色膠帶貼十字標記,比記號筆寫的更醒目。
最後提醒:建議把這幾條列印出來,貼到工地牆上。每天開工前讓師傅看一遍,幹完活逐項檢查打鉤。
別怕師傅嫌你煩,現在多費口舌,總比入住后天天修修補補強。真要遇到撂挑子的工人,寧可換人也不能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