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0日),國家電投山東海陽核電3號機組用電系統完成試運行。這標誌著3號機組正式進入系統調試的新階段。
前期1號2號機組已經投產發電,和其他核電站相比,海陽核電還增加了核能供熱的功能,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環保成效顯著。較核能供熱前,海陽市供暖季PM10平均濃度下降43%,二氧化氮平均濃度下降13.7%。
總台記者探訪海陽核電站3號機組核島
核電站,對大部分人來說都很神秘。總台央視記者特地提前對這個建設中的海陽核電站3號機組進行了近距離的探訪,一起去瞭解一下。
總台央視記者 古峻嶺:我現在是在海陽核電3號機組核島的穹頂上,這裡是目前整個專案的最高點。現在項目基礎設施建設已經接近尾聲,剛從電網倒送過來的電,就像畫龍的點睛之筆,讓整個專案各個環節的系統和設備活了起來,這意味著專案正式進入了調試階段。就在核島的旁邊,是核電機組設備拼裝工區。在這裡,動輒數十噸的裝備先各自獨立完成拼裝。之後就像搭積木一樣,在指定位置完成整體吊裝。
到2035年我國核能發電量佔比有望達10%
不只是海陽核電,近年來我國核電發展速度穩步推進,步伐明顯加快。
今年以來,我國在核准開工一批條件成熟的沿海核電項目的同時,穩步推進各地在建核電工程建設。預計到今年底,在運核電裝機將達到6470萬千瓦。目前,全國在運和核准在建核電機組102台、裝機1.13億千瓦,規模升至世界第一,核電市場化比例正在持續提升。2024年,江蘇徐圩等5個專案的11台機組獲得核准,連續三年核准機組數量達到或超過10台。來源:央視新聞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