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懌韜 嚴藝文
圖、視頻拍攝/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懌韜
視頻剪輯/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紫薇
視頻簽審/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鐘傳芳
為配合廣湛高鐵鐵路橋施工,廣州東風西路德坭立交非機動車道4月10日起圍蔽施工。行人、非機動車需要繞道德坭立交以南德東風西路人行天橋以穿越東風西路東西兩側。記者10日現場所見,作為替代路線的東風西路人行天橋,東側上橋口及橋面通行大致暢順,唯獨西側上橋口因存在一處大坡度斜坡,俗稱“電雞”的電動自行車通過困難。截至10日晚高峰,有關部門在綠化帶開闢臨時道路供“電雞”通行,多名交通疏導員化身“推雞小哥”幫市民推拉“電雞”通過斜坡。
記者現場所見,被“電雞”騎行者反映存在通過困難的斜坡,實際上是東風西路人行天橋西側上橋口因應地勢抬高而修築的一段梯級坡道。行人及“電雞”騎行車需要通過這段坡道后,才能繼續前行並走到東風西路人行天橋橋腳。記者晚高峰時現場看到,因坡度太斜,“電雞”騎行者無法像德坭立交非機動車道般直接騎行電雞上下橋。即使選擇下車推行,也因為坡度太大導致上下坡困難。據斜坡附近居民、騎行“電雞”者反映,10日早高峰時斜坡處已因坡太斜導致“塞電雞”。在10日晚高峰,“塞電雞”場面再度出現。
“需要幫忙嗎?”記者看到,多名交通疏導預案化身“推雞小哥”,看到有“電雞”難以通過時,即上前詢問騎行者是否需要幫忙,並幫助騎行車將“電雞”推上坡或者從坡頂拉下坡底。在一眾“推雞小哥”的説明下,多輛“電雞”得以上下坡。多名受到説明的“電雞”騎行者,在受助後紛紛對“推雞小哥”們喊出“謝謝”“唔该”道謝。“相比日常疏導,今天真是一場體力活。”一名疏導員告訴記者,平日他們的疏導工作一般只是在馬路上指揮交通,這是大家第一次遇到需要推拉“電雞”上下坡的疏導案例。
截至10日傍晚,為疏導通過困難的“電雞”,有關部門在天橋西側上橋口旁的綠化帶開闢一條坡度相對較緩的臨時坡道,方便電雞上下坡,現場“塞電雞”情況暫時有所緩解。據悉,未來一段時間,有關部門仍將繼續對該坡道實施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