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買的“現做”蛋糕,可能是去年生產的,網紅食品又在收割“智商稅”嗎?有網友說,最近網上很紅的一款“慕叁山”蛋糕,吃著不對勁。草莓夾心口感很硬,吃起來像冰渣,不像是現做的。據澎湃新聞的報導,3月31號,記者下單訂了一款198元的慕斯蛋糕,到“慕叁山”在廣州的一家門店取貨,結果發現,工作人員從冰櫃里拿出一份帶有其他公司包裝的蛋糕,拆掉原包裝,換上“慕叁山”自己的包裝,前後只用了一分鐘。工作人員說,蛋糕是前一天做好了送來的,但記者看到,原包裝上的生產日期是2024年12月18號。更諷刺的是,後廚門簾上寫著“蛋糕努力製作中”,網路直播間的主播還在一個勁地說“蛋糕都是現做的”。
公開資料顯示,“慕叁山”公司成立於2024年5月,一年不到,全國已經有268家分店。其主打的慕斯蛋糕,價格在128元到328元之間。蛋糕造型精巧,包裝風格獨特,短視頻社交出色,招招打動了年輕人的心。不過,如果所謂的“新鮮”其實是“冷凍”,豈不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如果所謂的“現做”其實是“預製”,豈不是掛羊頭賣狗肉?媒體記者在現場發現,換掉的包裝上,有河南和蘇州的兩家食品企業名字。其中的那家河南公司給記者的報價是,“心動”款蛋糕62元,而同款蛋糕在“慕叁山”賣198元;“馬上發”蛋糕88元,同款蛋糕在“慕叁山”賣228元。換個包裝,就翻兩三倍賺錢,網友的錢也太好賺了吧。
4月4日,慕叁山官方微信服務號發佈聲明稱:“網路所傳播的‘低價產品圖片’‘代工廠資訊’等內容與慕三山品牌無關。”這樣的聲明,顯然無法解釋,媒體記者在現場看到的實際情形。更無法解釋的是,你說無關,代工廠卻說在供貨,到底誰在說謊?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曝料網友,還是探訪的記者,都發現在“慕叁山”的包裝上,沒有生產日期、配料表等關鍵資訊,這顯然與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相悖。一家有268個門店的蛋糕企業,開了也有大半年了,在食品安全備受關注的今天,還能如此大行其道,有些不可思議。市場規範在哪,職能監管在哪,消費者的保護在哪,這些疑問,需要有人回答。
評論員:劉暢
來源:經視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