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洪舉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智慧門鎖、可視門鈴等智慧家居產品逐漸普及,選購可視門鈴等產品的家庭也越來越多。且大多數可視門鈴均包括門鈴按鈕、攝像頭和室內螢幕等元件。當有人按門鈴時,攝像頭會自動拍攝門外的照片或視頻,並通過室內屏幕顯示出來,可以進行雙向語音通話和遠端開鎖等操作,且一些可視門鈴上的攝像頭可以全天候工作,隨時攝製圖像資料。
無論是根據民法典,還是根據一般人的認知和常識,住宅內的相關情況和自然人的個人活動,都屬於隱私範疇。假如可視門鈴的攝像頭正對著鄰居家門和住宅,即便是安裝到自己家門上,也涉嫌侵犯他人的隱私權。試想,無論是何人,當自己什麼時間回家、什麼時間外出、攜帶何物品等活動情況,都被別人掌控的攝像頭拍攝錄製得清清楚楚,任誰都會擔心害怕。
可視門鈴雖小,卻事關鄰里關係,更事關他人隱私。人們使用可視門鈴等智能化設備本身並不違法,如果不是“對門”格局的房屋住宅,安裝可視門鈴后不會攝製公共區域,僅攝製自家門前的私人領域的話,未必構成侵權。但當可視門鈴能拍攝到他人活動的私人空間,或者拍攝範圍擴大到公共領域的話,就面臨著侵權風險。如果要安裝可視門鈴,也應注意保護他人隱私權,選擇合理的方式和位置,並通過調整位置、安裝擋板等方式調整錄製視頻的範圍,將錄製視野控制在自家門口,避免攝錄到他人的行為及活動,減少對他人的不利影響。
(來源:人民法院報,作者單位:河南省南召縣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