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 | 這所大學有一整節課沒有課 鼓勵學生去鍛煉!
還記得高中時被老師畫過的“餅”嗎?
——“到了大學你們就自由了!”
這在別的大學能不能成真
不知道
但如果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最終考上了清華大學
那麼恭喜你
從本學期起
你將很有可能實現體育鍛煉自由!
本學期起
清華大學
將每天拿出一整節課的時間
鼓勵全校同學開展體育鍛煉
第五大節(17:05-18:40)
將原則上不排課
最大限度地
把一天中的“黃金時段”留給體育鍛煉
等下,什麼叫“原則上”?
校方解釋
這意味著除非實在排不開課
否則
不會輕易佔用第五大節課的時間
據瞭解
本學期該時段排課量同比下降74%
上課學生數同比下降86.1%
第五大節有課的清華本科生
只佔本科生總數的不到2%
也就是說:
你要是沒課
你還不鍛煉
你可就是那些“極個別同學”了!
有了時間,去哪裡運動?
總面積近23萬平方米的
清華室內外體育場館場地
供你選擇——
北體育館乒乓球館、網球館、壁球館
和冰上運動中心、健身中心、康復中心
北體育館前足球場、籃球場
西體育館前館籃球區域、後館、檯球廳
綜合體育館羽毛球區域
游泳館、氣膜館
東大操場、紫荊操場、西大操場
紫荊網球場、東區籃排球場
東棒球場、西壘球場、三角地……
好傢伙!
曲藝界有《報菜名兒》
你們清華莫不是要報館名兒?
如果你考上了清華那麼請你收藏這張地圖↑
有了時間,有了空間
但擔心自己沒技術、練不好?
清華大學還貼心地為同學們
配備了技術指導
自2017年起
清華開始設置“體育助教”
這是一群熱愛並擅長體育運動的普通學生
在體育部教師的指導下
他們自主設計課程方案
向各院系低年級本科生
提供集體鍛煉輔導
本學期,學校在全校範圍內
選拔出100多位體育助教
助教隊伍進一步壯大
已擔任一學年體育助教的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2024級博士生嚴曉穎
精心設計了形式多樣的鍛煉清單——
行進間的力量、跑動爆發
籃球、飛盤、爬山、體育社團體驗
她說
“要讓同學們覺得花時間運動
是有意義的”
地球系統科學系2021級博士生吳宇輝
已連續擔任7個學期體育助教
作為“清華體育精神傳承的一分子”
他希望讓自己輔導的每一位大一同學
都能夠擅長、真正喜歡
甚至終身享受一項運動
吳宇輝帶著同學們拉伸↑
各體育類學生社團、體育代表隊
也持續舉辦面向全校的
體育技能培訓和體驗活動
目前
清華大學擁有近60個體育類學生社團
清華晨跑隊在晨跑↑
此外,從4月7日17:00開始
催人鍛煉的校園廣播也將每日上線
“同學們,體育鍛煉時間到了!
無體育,不清華
讓我們走出教室,走出宿舍
在體育鍛煉中保持強健體魄
爭取至少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
這段廣播的內容來頭可不小
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
每天下午四點半
清華園裡都會響起這樣一段廣播
“同學們,走出宿舍,走出教室
去參加體育鍛煉,保持強健的體魄
爭取為祖國健康地工作五十年!”
不少校友在回憶錄中提到
那時,廣播一響
大家便踴躍地來到操場鍛煉身體
那是無數清華人心中
極具標誌意義的回憶
據校方介紹
清華體育傳統源遠流長
早在建校之初
清華便以德、智、體“三育並重”聞名
歷經百年發展
學校的體育傳統與教育理念
不斷煥發新活力
“體育的遷移價值”
“爭取至少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
“育人至上,體魄與人格並重”
“面向全員,重視全過程”
“無體育,不清華”
這些教育理念和精神
共同鑄就了清華獨特的體育風貌
也在如今的“馬約翰杯”學生田徑運動會、
校園馬拉松、萬米接力賽、
新生赤足運動會、冬季長跑
等諸多校園體育活動中
不斷傳承
一段時間以來
“脆皮大學生”等網路梗
時常登上“熱搜”
年輕人的身體健康和運動習慣
已愈發成為受關注的社會議題
“讓年輕一代在運動中強意志、健身心”
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多地中小學開始探索
“一天一節體育課”模式
而大學作為一些青年人
走入社會前的最後一站
肩負著引導大學生
心理成年和初步社會化的功能
為學生繼續培養和鞏固良好的運動習慣
是説明青年人
從學生走向成熟社會人的重要環節
畢竟
健康的體魄和生活習慣
能讓一個人在人生的“馬拉松”中
受益良久
從這個意義上講
清華的做法
值得點讚!
轉自:新華社
記者:王鏡宇
文案:王沁鷗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