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裡國際要靠AI破局
更新于:2025-04-10 05:24:34

作者 | 黃昱

編輯 | 周智宇

走過前兩年的低價廝殺與託管模式混戰後,在當前全球貿易大變局下,跨境電商行業風雲變幻。

要在未來的不確定性中,尋找增長的確定性,作為阿裡旗下聚焦海外電商的業務集團,阿裡國際數位商業集團(簡稱“阿裡國際”)正在持續押注AI,希望助力商家走出“低價”競爭的漩渦,向“高附加值”轉型。

外貿正在走向全面AI化,而要成為這場AI外貿革命的領軍者,阿裡國際必須儲備更多的AI人才。然而,在如今全球火熱的AI競賽中,AI人才的爭奪亦十分激烈。

華爾街見聞獲悉,為爭奪AI人才,阿裡國際接連放大招,在最近啟動的2026屆校招中,80%為AI崗位,包括AI演算法、研發、AI產品經理等。同時,阿裡國際啟動了面向全球的頭部AI科技人才培養計劃Bravo102。

全球跨境電商正在經歷新一輪的大洗牌,在海外經歷了近26年風風雨雨的阿裡國際,有望通過抓住AI這一機遇,在守住行業頭部地位的同時,進一步打開增長空間。

這一仗不只是為了阿裡國際,更為了大量已入駐阿裡國際平台的中國跨境電商而打。

競爭激烈

無論是AI底層技術,還是AI應用的競賽,取勝的關鍵都是人才。

最近啟動的2026屆校招,已顯現出阿裡國際大舉招攬AI人才的決心。

除了80%的招聘崗位為AI相關外,阿裡國際首次啟動的面向全球的頭部AI科技人才培養計劃——“Bravo 102”也值得關注。

華爾街見聞獲悉,該計劃打破傳統的校招體系,面試通過後可反選項目和團隊,入職后享受晉陞綠色通道。

與此同時,針對演算法與工程邊界模糊的行業趨勢,為避免校招生過早受限於較窄的崗位,“Bravo102”推出演算法工程師、數據工程師、研發工程師、大模型演演算法工程師、大模型平臺研發工程師五大崗位,希望讓優秀校招生獲得更寬廣的職業成長機會。

華爾街見聞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在阿裡國際此次人才選拔上,有國際知名競賽經驗、學術成果的更有優勢。即便沒有相關實習經驗,作為AI狂熱愛好者,有自己深度理解的全棧極客也有非常大的機會在阿裡國際的校招面試中脫穎而出。

在ChatGPT掀起AI大模型浪潮兩年多后,如今AI領域的戰火已然從大模型底層技術研究更多向應用落地轉移。

AI應用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爆發,人才競爭的激烈也可想而知。

人才解決方案供應商翰德(Hudson)近日發佈《2025人才趨勢報告》指出,AI的突破性進展將人才需求推至新高,高端AI人才爭奪戰進入白熱化階段,頂尖人才稀缺性進一步加劇。

翰德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後,AI方向的招聘量同步增長約25%,尤其是演算法工程、演算法優化、AI基礎設施相關方向的招聘熱度持續飆升。

在此背景下,AI人才的供需比僅為0.5,這意味著每兩個AI崗位僅能匹配到一位合適的候選人。特別是在強化學習、大模型演算法、多模態演算法等方向,頂尖研究員和工程師供不應求。

艾媒諮詢發佈的《2024年中國企業智能化發展人才需求調研》結果也顯示,高達91.3%的受訪企業面臨AI人才缺乏的問題。

這種供需失衡也直接導致頂尖人才掌握了自主定價權。

據翰德數據,行業前20%的頂尖AI人才在跳槽時薪資漲幅可達30%-50%,其中強化學習領域的頂尖研究員和工程師更是成為頭部企業爭奪的焦點。同時,那些在國際頂刊發表論文的作者在人才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其議價能力遠超其他競爭者。

就連AI相關崗位的實習生也身價大漲,月入過萬十分常見。

人才缺口與高昂的薪資成本,這對於像阿裡國際這樣想要搭建一支強大的AI軍團的企業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戰,但阿裡國際沒有退路。

AI版圖

阿裡國際如今將AI當作最重要的戰略之一,2023年以來公司持續加大AI投入。

據華爾街見聞里瞭解,目前,阿裡國際的AI聚焦於應用層,在阿里集團的整體AI版圖之下形成了兩大核心方向:一是,探索AI原生應用,進一步拓展商業與技術創新的邊界;二是,現有業務的AI轉型升級,把AI視為增長的核心動力,重塑跨境電商。

在AI原生應用方面,去年阿裡國際在海外推出了全球第一個外貿領域的AI搜尋引擎——Accio,希望通過AI原生的體驗,從B2B電商的搜索入口開始,徹底重塑全球貿易這一30萬億美元的巨大產業。

AI搜索强调將搜索引擎和大型语言模型(LLM)相結合的能力,而阿裡國際這一面向電商行業的B2B搜索,自然也必須是電商方面的專家。它能從一個模糊的綜合需求出發,形成可執行的商業方案。

有業內人士認為,Accio的推出是對目前B2B採購體驗的顛覆和反覆運算,或許也有機會成為AI時代的下一代B2B谷歌。

今年2月底,Accio還接入DeepSeek等最先進的推理模型,正式上線深度研究、商業探索等功能。

根據阿裡國際站總裁張闊的演示,比如有人“異想天開”想在沙漠里建一個室內滑雪場,就簡簡單單把這句話輸入對話框裡,Accio在短短30秒里就去搜索了大量資料,還反覆推理,考慮各方面因素,給出了一份詳細的計劃及採購方案。

而在現有業務的AI轉型升級方面,阿裡國際則聚焦於用AI在跨境電商的各個環節,為中小企業解決最核心的效率問題。

例如,阿裡國際站2023年11月上線的AI工具“生意助手”,可以通過精準的市場分析和智能推薦,説明商家快速定位熱銷產品,優化商品發佈流程,從而大幅提升運營效率。

如今阿裡國際站的AI生意助手在外貿經營的四大難點:發品、接待、行銷、合規領域,分別為中小企業配備了4個專業的AI Agent,成為首個專為外貿行業研發的全流程AI。

據悉,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0萬企業在使用阿裡國際站AI工具做外貿。

此外,阿裡國際還開發了AI開放平臺——Aidge,為AliExpress、Trendyol、Daraz等B2C跨境電商提供AI服務,包括虛擬試衣、AI客服、營銷推廣等。目前,Aidge日均調用量已突破6億。

與此同時,阿裡國際也很重視垂直AI模型的打造,如其開發的Marco MT模型專門用於多語言翻譯,Ovis多模態模型在圖像理解任務上則已經達到了SOTA(最先進技術)水準。

據華爾街見聞瞭解,當下,阿裡國際AI服務的調用量每兩個月就會翻一番,截至2025年3月,平均日調用量已突破6億次。

隨著這些AI技術、AI應用的發展,阿裡國際對AI人才的需求自然也大幅增加。

此外,華爾街見聞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阿裡國際此次這次大規模校招還呼應了阿里集團對AI的投入決心,也是阿里集團在員工數量觸底后啟動招聘的信號之一。

前不久,阿裡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崇信在香港舉行的滙豐全球投資峰會上表示,阿里的員工數量觸底,将“重新啟動並重新招聘”。

在重啟擴張的道路上,AI已然成為阿里未來發展的最大驅動力,未來三年,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於建設雲和AI硬體基礎設施,總額超過過去十年總和。

未來之戰

阿裡其實是國內率先開啟全球電商征程的玩家,1999年成立定位跨境B2B的國際站,後陸續成立和收購六大零售平臺。目前,阿裡海外電商平臺有面向B端的阿裡國際站,以及面向C端的AliExpress、Lazada、Daraz、Trendyol。

在國內電商蓬勃發展的黃金期,阿裡的出海業務略顯暗淡。但時移世易,近年來,在國內電商行業增量見頂的情況下,阿裡國際重新回到聚光燈下,成為阿裡的重要增長引擎。

阿裡財報顯示,去年第四季度,阿裡國際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2%至378億元,主要由於速賣通和Trendyol的收入增長驅動。

阿裡國際高速增長的同時,卻也存在虧損不斷擴大的問題。去年第四季度,阿裡國際經調整EBITA為虧損49.52億元,2023年同期為虧損31.46億元。

阿裡在財報中表示,阿裡國際在海外購物季期間投入環比擴大,並持續在特定的歐洲市場和海灣地區進行投入以獲取使用者,導致虧損增加。

事實上,阿裡國際也已開始改變先前高舉高打的策略,更多轉向了精細化運營。

阿裡國際CEO蔣凡去年8月曾表示,目前阿裡海外主要在做業務模式的升級轉型,改變過去效率相對較低、體驗服務相對較弱的現狀,因此阿裡國際尚處於投資期,但效率也在優化,以追求更健康的成长。

在當前跨境電商競爭激烈且充滿變數的背景下,AI將是阿裡國際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

隨著全球貿易局勢的變化,一個共識是,跨境電商必然從不惜一切代價的增長轉向關注盈利性的增長。

多位跨境電商人士對華爾街見聞表示,跨境電商的門檻已然變得更高,中國出海企業必須要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產品品質和附加值,從單純的“低價出口”轉向“品牌化”的高附加值策略。

而在這場競賽中,AI正在重塑跨境電商的供需匹配和經營模式,將成為接下來跨境電商平台競爭的關鍵變數。

在AI的助力下,商家也可以更多可以聚焦商品本身的品質、性價比和服務上,干更有增量的事情,而不是“卷”那些重複性的其實沒創造價值的事。

AI將帶來一場外貿革命,在全球貿易局勢的動蕩中,馬雲口中的“AI電商”時代或許會加速到來,全球電商市場的競爭格局也將再次被改寫。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