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資陽、曲靖等市的智慧停車服務公司連續多天發佈停車費催繳通知,並公佈了欠費車主的車牌號及欠費金額,並表示,如果拒不繳納,公司將起訴車主。
“公司這段時間在進行批量整理公示。”雲南師宗城投智慧停車管理公司的工作人員說,車主在停車後會收到以簡訊形式發送的欠費提醒,建議儘快結清欠費。
資陽市雁江區護民保安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的工作人員解釋,如果被公示后還沒有結清欠款,將會被起訴,還有可能被法院強制執行並納入失信人名單。
九派新聞注意到,在資陽市雁江區公示的新一批欠費名單中,最高欠費達4641元。而曲靖市師宗縣則發佈公告稱,2024年已對46名欠費車主提起訴訟,涉及的欠費金額從幾百元到數千元不等,這些案件均已在師宗縣人民法院立案審理,且法院均支持了停車管理公司的訴訟請求。對於拒不執行法院判決的車主,已被列入失信被執行名單,對其個人徵信產生影響。
今年,師宗縣公佈了新一批的欠費起訴名單,共25位車主,最高欠費超過4600元。廣州市從化區也在今年3月份公佈了新一批的起訴欠費車主的車牌號。
停在路邊的車。圖/視覺中國
此舉引發討論,不少人質疑路邊停車收費的合法性。早在2014年,就有來自山東、河南、湖南等地的31名私家車主委託律師,向全國31個省會城市及直轄市寄出了政府資訊公開申請表,詢問這些城市公共停車位的收費依據、收費標準、錢款去向等8個問題。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申請表寄出一個月後,僅有不到半數車主收到了回復,而大多數回復都以“一事一申請”或“誰製作,誰公開”為由,建議車主重新申請,並未給出實質性資訊。
近年來,各地接入停車智慧服務系統,以往路邊停車人工收費變為系統自動計費,並在APP上繳費。2019年8月,武漢市對道路停車欠費500元、欠費時間半年,且經多次催繳仍未補繳的車主,將其欠費資訊納入徵信系統。
停車智慧服務系統普及發展的同時,各地有關部門也對路邊停車收費的合理性進行了解釋。例如安徽宣城、山東日照、臨沂等地的相關部門均表示,路邊停車收費的主要目的是實現駕駛人短時間停車使用,鼓勵即停即走。
因路邊常出現“殭屍車”長期佔用車位,造成路內停車泊位難以發揮車輛臨時停靠的作用,收費增加了“價格槓桿”,引導車主合理使用路邊停車位。
九派新聞記者 馬婕盈
編輯 王佳箐 李楊
【爆料】請聯繫記者微信:linghaojiz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