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程式設計“小孩哥”走紅,12歲就有5萬粉絲,爸爸:沒雞娃,沒引導,興趣是關鍵
更新于:2025-03-28 05:22:59

“涵工,我要是想學程式設計該怎麼入門呀?”“涵工,可以分享下你做這個設計的步驟嗎?”近日,武漢小學生涵涵(化名)的社交帳號總能收到很多類似留言。雖然他才12歲,剛剛上六年級,但他憑藉著對計算機軟硬體的嫻熟技藝和充足知識儲備獲無數網友點讚。

  網友剛開始稱涵涵“小孩哥”,漸漸有人稱“涵工”,也有人質疑他主頁的作品不可能是自己完成的,“肯定是拼爹”。涵涵爸爸程先生表示,涵涵從幼兒園開始學習電子板、電烙鐵,認識各類零部件,五年級才開始學程式設計,大部分是自學。

  “涵涵不是天才或神童,就是積累得多。我們從沒雞過娃,也沒引導過,他自己對這個感興趣。”他表示。

  【1】幼稚園玩電烙鐵,小學自學程式設計,嫻熟手藝驚呆大學生

  3月21日,記者走進涵涵家,客廳裡就擺著兩張操作桌,這是涵涵爸媽專門為涵涵打造的小角落。上面擺滿了涵涵常用的儀器和設備,書架上還有不少程式設計類的書籍。

  12歲的涵涵口齒伶俐,對他的“寶貝”們如數家珍。比如,由他組裝的小智機器人、3D列印的物品、測試用的機械臂等。他稱,平時會盡量在學校把作業完成,這樣回家就可以自由安排時間。只要有時間,他都在鑽研計算機程式設計、軟硬體的理論和操作。每次做出了成果,那種興奮感和成就感就讓他特別滿足。

  涵涵的工作桌。圖/九派新聞記者 陽丹

  從幼稚園玩電子積木開始,涵涵就對計算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5歲就開始玩電烙鐵,拿著焊機“什麼都想焊”。後來,他不僅“手搓”了一台電腦,還經常給親戚朋友修電腦。

  “我小的時候最想做的就是修電腦的人,長大就發現計算機程式設計更有意思,我現在的理想是當一個工程師。”他說。

  涵涵。圖/九派新聞實習記者 駱雯靜

  如今,做視頻帳號不到一年,涵涵就已經擁有了5萬多名粉絲,大部分是大學生。

  “感覺很爽,我還收到了很多電子企業的贊助和合作邀約。”涵涵說。

  目前,涵涵的視頻很多點讚過萬,互動評論也很多。網友驚歎之餘,還會打趣:“這就是企業要的25歲有20年經驗的人嗎?”“25歲還要向小老師學習。”

  有了網友的催更,涵涵學程式設計更帶勁了。按他的預估,今年內粉絲應該可以破10萬。

  網友評論。圖/受訪者社交帳號

  【2】不上輔導班,不雞娃,怎麼培養出程式設計小能手?

  涵涵的爸爸程先生是一位計算機行業工程師,從小就是電子發燒友。這為涵涵從小接觸計算機創造了條件。

  不過,同樣的生長環境下,涵涵的哥哥對電腦毫無興趣。程先生介紹,他平時工作繁忙,對兒子的指導和干預很少,一般只會推薦書和課程,由涵涵自學,大部分知識都是兒子在網上看教程學的。只有碰到難題,兒子才會向他尋求建議。

  程先生稱,涵涵自學能力強,坐得住。小時候玩積木可以四五個小時不挪窩,學程式設計也很有毅力,挺過了最枯燥的打基礎的階段。現在涵涵正在自學初中物理的電學教程,系統學習歐姆定律。

  在程先生看來,涵涵在計算機方面的興趣和堅持是他成長的關鍵。帳號走紅後,後台也會收到很多家長的私信:“請問怎麼讓孩子學好程式設計?”“怎麼引導孩子學程式設計?”“怎麼才能讓孩子學得像涵涵一樣好?”

  “這種問題都沒意義的。”程先生說,不能引導孩子學程式設計,要看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在他看來,孩子想解決什麼問題,需要去了解什麼知識,就去學習什麼知識。

  程先生發現,很多孩子從幼稚園就開始學程式設計,有的還會被要求參加競賽,但是能夠堅持下來的很少。涵涵五年級才開始學習程式設計,但是在此之前已經積累了很多知識,學起來就很快。而且,涵涵長時間沉浸式學習,用問題導向的思路去學習,這種學習強度甚至比有的大學生還要大。

  涵涵帳號主頁分享的各類軟硬體相關知識。圖/受訪者相關帳號

  涵涵媽媽曹女士說,很多網友指責他們“揠苗助長”,讓她感到很委屈。

  “我們根本就沒拔,完全不雞娃,純粹是支援他的興趣。我們做的反而是提醒他休息,要不然他老廢寢忘食在那倒騰。”她說,哪怕是過年,涵涵也能整天搞程式設計。比如,大年三十,別人在看春晚,涵涵在寫一個拜年的程式。

  有沒有擔心搞程式設計會耽誤孩子學習呢??

  曹女士表示,她完全不擔心,因為興趣培養和學習是相互促進的。涵涵在學習上自主意識較強,雖然學習成績不算拔尖,但是也在班級前十。“很驚訝,自從他程式設計學得越來越深,他的成績反而是不斷進步的。”曹女士說,他們從沒給涵涵報過培優班,目前僅有的一個培訓班是羽毛球班,剩餘所有時間都由孩子自由支配。她甚至希望涵涵初中不要進重點班,這樣課外時間較多。

  涵涵也表示,學程式設計讓他樂在其中,但身邊有同學被要求學程式設計,最終半途而廢。“家長應該關心小孩,在乎小孩的興趣,而不是什麼潮流就逼迫小孩去學什麼,這樣很有壓力,學得也不開心。”他說,按照他的水準,目前還做不了太高深的東西,要持續學習。他的計劃是順著C語言再學點別的語言。未來,他想做機器人,從事計算機相關行業。

  九派新聞記者 陽丹 實習記者 駱雯靜

  編輯 曾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