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60歲老爸裝修智慧折服!8個廚衛神細節又省又好用
更新于:2025-04-08 19:19:05

誰家裝修不是主打一個貪心,既要面子(好看),又要裡子(好用),還要省錢(真香);在整個裝修的過程中,廚房和衛生間這兩個地方面積都不大,但我們常常聽人說“金廚銀衛”,可見這兩個空間在居家生活中的重要性。

如何讓這兩個地方更加好用,下面分享8個廚衛神細節設計,裝修的朋友可以借鑒一下。

水槽下方不做隔板

設計一定要結合自己的生活習慣來做了改動。就比如廚房水槽這個位置,很多人下方是放層板的。但花菜家的櫥櫃直接做鏤空落地設計,一來是擔心水槽下方潮濕,所以乾脆下方不做隔板,直接鏤空。沒想到入住很方便,老爸拿來的泡菜罎子,還有燒水壺都可以收納其中,並且後期打掃更加方便!

為了保持透氣,門板內側下面留了一排空隙,整體效果會更好。

灶台水龍頭

西西莉婭說她60歲退休老爸的這個決定真的太對了,讓她烹飪變得更加從容。因為她家的灶台在水槽斜對面,來回都要180度轉身,所以在灶臺上安排了一個水龍頭,並且接上了凈水器。

對於經常做飯的人來說,真的挺好用,具體優點有:

相當於代替了灶臺上那個水瓢即用即取,不用來回接水也不需要接盆水在旁邊用不完得倒掉 對於家裡做飯接冷水的場景很多的人,如煲湯/煲糖水、煮麵、肉類焯水、白灼、蒸菜都需要冷水下鍋的,那這個設計更是實用;

還有勾芡、調料汁需要加水,可以直接在調料區完成; 甚至多一個地方給小家電加水,可以少走幾步去水槽區。

如果你是一個廚房小白,這個設計更是讓你覺得貼心。

灶台旁的調料櫃

入住一年,灶台旁的調料櫃真是最好用的設計:

整齊美觀,遠比買的成品調料架耐用;

一臂之內,隨手拿取。調料櫃距離灶台40-45cm,太近容易濺油,太遠又不方便,這個距離剛剛好;

中間牆上還可以收納鍋蓋架,拿取方便不易磕碰;

櫥櫃的檯面還可以當出菜區、備菜區,符合出餐動線,很順手。

調料櫃尺寸參考:高80cm、寬60cm、深20cm,每層高25cm。

少一條縫隙的快樂

琺瑯板造價高,於是就用大磚上牆,想著縫隙能少一條是一條。不少人都是用1米2大磚上牆,那這樣就容易就翻車了,瓷磚1.2米高,櫥櫃基本80公分,這樣中間就有一條縫很煞風景,且後期還增加打理問題。經驗老道的60歲老爸給提醒鋪貼方式,讓廚房牆磚又省錢又美:

上下用雜磚/廢磚貼,中間露的區域用600*1200豎貼,這樣雜磚用上了,輕輕鬆松省下幾百塊,而且中間那條橫縫也不見了,今後打掃也輕鬆些。

堅持將洗漱台移出來

再來說說衛生間,很多時候我們在談衛生間的乾濕分區設計時,會想到玻璃淋浴房。但真正意義上的乾濕分區,是將洗漱台獨立於馬桶如廁區和花灑淋浴區的設計。也就是堅持將洗漱台挪出衛浴門外,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乾濕分離。

同時這種佈局的好處在於,它讓洗漱和如廁、淋浴等活動可以互不干擾,大大提高了衛生間的使用效率。尤其是在家庭成員多,比如三代同堂的情況下,這種設計能大大緩解早晨搶廁所的尷尬。

條件允許的戶型,甚至做成四分離的設計,這樣的衛生間功能更加強大,特別適合那些有且只有一個衛生間的家庭,每個人在不同功能時都不會有衝突。

洗手盆最好用可抽拉的水頭

記得裝修的時候,老爸提醒我:洗手盆最好裝可以抽拉的水龍頭,今後入住會更好用。一開始我表示懷疑,可真正生活時還真是好用。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可抽拉的水龍頭不僅方便我們洗頭,還可以拉出來輔助清洗檯面周邊的區域。用些可抽拉式水龍頭擁有多種出水模式,如花灑模式和增壓模式等等,這樣出水更為細膩柔和,不會濺水,讓我們的洗漱體驗更加舒適。

下沉式淋浴房

傳統的淋浴房用一節擋水條來達到乾濕分離的效果,但是擋水條的凸起高度會影響人進出,特別是對老人、小孩、或者孕婦。

老爸跟我說做成下沉式淋浴房,就不會有這個顧慮,完全可以實現無障礙進出。

其實做法很簡單,把濕區下沉2公分左右,再利用下沉石基在乾濕區之間做一個平緩的過度,使人踩上去不會有明顯的高低落差,自然也不會被絆倒。這種做法整體性和美觀性更好,而且衛生無死角,打掃也方便。

馬桶邊配的增壓噴槍

衛生間使用很頻繁,且這個方濕氣大,容易積累水垢和污垢,傳統的清潔方式往往效率低下,難以徹底清除死角。如果在馬桶邊配個增壓噴槍就方便多了。老爸說強大水流輕鬆解決清潔難題。無論是牆面、地面,還是潔具和淋浴隔斷,都可以輕鬆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