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祖先究竟遭遇了什麼,為何在17萬年前集體穿上衣服?
更新于:2025-04-08 17:13:22

資訊來源於livescience,Smithsonian Magazine,The Atlantic,Open Culture,Earth。

古人類啥時候開始穿衣服的?

以目前的古人類學研究來看,早期的人類是從類人猿祖先進化來的,他們從樹上下來,開始直起後背,退化尾巴,開始了直立行走,然後毛髮也漸漸褪去了。可是沒了毛髮總不能直接赤身裸體吧?倒不是不文明,而是沒了毛髮,風吹日曬和蚊蟲叮咬就沒有防護了。

於是我們的祖先需要衣服來保護自己。那麼問題來了,人類是什麼時候開始穿衣服的?

這個問題看起來似乎不難解決,其實不然。衣服可不像是石頭、骨頭和壁畫那樣很容易就保存下來了,衣服是很容易爛得一點不剩下的。不過科學家們很快就轉換了思路,想要瞭解衣服的情況,很多跟衣服相關的設備甚至是動物都能從側面解答問題,比如用來剝皮做衣服的工具,可能是骨頭和石頭,還有縫紉針和錐子等工具,另外衣虱也是證據。

德國圖賓根大學博士候選人Ivo Verheijen及其同事於2023年4月發表的研究顯示,在德國舍寧根舊石器時代遺址發現的熊骨上的痕跡表明,證明瞭海德堡人在大約30萬年前就穿著熊皮保暖。如果想剝下一隻動物的皮,留下的切痕大多在肋骨、頭骨、手腳上,科學家就是因此推測出的結論。

更誇張的是在我國北京發現的北京猿人化石,當時隨著化石出土的還有專門用來刮皮的骨頭,說明在8010,000 年前,北京猿人就會披上動物毛皮了。

但是披著毛皮不算是衣服,只是單純的保暖。而衣服是為了讓人類能夠在不同環境提供保暖或者防曬等效果的東西,隨著氣候變化,人類需要積極地在各種環境中採集食物,因此就需要各種類似的衣服,光披上動物皮確實是不夠的。

衣虱演化揭示人類穿衣歷史

佛羅里達大學生物學家大衛·裡德表示,通過瞭解虱子的進化史上演化出和演化掉了什麼能力,我們就能推測它們的演化跟人類體毛的脫落以及人類穿衣服的之間的關係。

虱子這麼厲害?虱子對棲息地有著極為特殊的適應性,我們人類也不是多大的動物,但現代虱子為了更好的寄生人類,硬是進化出了頭虱、體虱(衣虱)和陰虱三種!不過我們的祖先在毛髮消失之前,虱子就沒這麼多分類,而是遍佈祖先的全身的。

因此,通過研究DNA來揭示虱子的進化史,能推測出我們的祖先失去毛髮的時間範圍。衣虱專門生活在各種各樣的纖維上,它們在人體吸飽了血,然後就會回到纖維休息,那便非常安全。

通過觀察頭虱與衣蝨分離的時間,裡德和他的團隊估計,從解剖學角度來看,現代人類在大約1710,000 年前,即倒數第二個冰河時期開始經常穿著簡單的衣服。

至於為什麼要衣服,除了保暖,還是為了能靈活地應對不同的環境和使用場景,輕便的衣服肯定是披著動物皮適合打獵。另外,即使是冰河時期也有氣候變換,因此不同厚度的衣服也非常必要。

服裝功能的變化

除了展示人類開始出現簡單衣服的時間,衣虱還可以記錄人類的穿衣歷史。

悉尼大學人文學院名譽研究員伊恩·吉利根告訴表示表示,衣虱其實還蠻脆弱的。因為只有當人類經常穿衣服的時候,衣虱才能活下來,因為衣虱必須定期吸人類的血。如果你將寄生了衣虱的衣服放在接觸不到人類的地方一周,衣虱就會餓死。

而伊恩·吉利發現在過去的幾百萬年裡,可能還有其他品種衣虱在衣服上多次出現。這說明衣虱曾反覆消失又出現,不同的人類種群可能多次穿上衣服又脫掉衣服。

例如,在距今32000年至12000年的時段,即最後一個冰期尚未結束之際,塔斯馬尼亞的土著居民選擇躲入洞穴,此舉很可能是為了抵禦嚴寒。然而,考古發掘的記錄卻揭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他們不僅掌握了製作衣物的技藝,還製造了諸如刮制動物皮毛的專用工具以及用於打孔縫製的骨製錐子。

隨著氣候逐漸轉暖,這些土著居民又開始放棄穿著衣物。

對此,吉利根發表見解稱:“自12000年前至全新世中期,刮皮工具與骨錐在考古記錄中逐漸消失。”他進一步闡述道,“他們通過精心裝扮身體、染髮、塗彩以及紋身等方式展現自我,因此,衣物對他們而言已非必需。”

至於更為複雜的服飾,諸如鑲嵌珠貝的華服以及合身剪裁的衣物,則很可能是在錐子等銳利工具出現之後才得以問世。

《科學進展》雜誌於2024年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諸如內衣等更為精緻且合身的服飾的出現,或許與眼針的發明息息相關。據研究人員介紹,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眼針可追溯至410,000 年前,其出土於西伯利亞的丹尼索瓦洞穴,這一發現標誌著“縫紉技藝邁向更為精細、高效的新紀元”,該研究報告的作者如是寫道。

配備眼針的工具在史前時期堪稱一項重大突破,因為它們見證了服裝功能從單純實用向社會象徵意義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