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一直都被低估的5部華語電影,每部都值得細品
更新于:2025-03-25 23:47:23

1、《夜宴》

可能是一種新的嘗試吧,但是當演員面無表情好像臺詞燙嘴一樣念出來半文半白的莎士比亞腔調的時候,我還是忍不住想要按快進。畫面是好看的,劇情是冗長無厘頭的,擦邊是理所當然的,深度是沒有的。華而不實。但是有兩場戲特別好看,一開始的暗殺,還有後來那場戲中戲。

2、《滿城盡帶黃金甲》

沒想到以前居然都沒好好看完。現在看突然覺得很好看。 對比以前看電影,現在會更專注視聽效果,還有導演的表達,對於劇情更有耐心了,這倒不是說這部電影劇情有問題,而是會耐心等到應筆的呈現。 說它是反帝反封建呢,還是只是試圖陳述一種封建時代的客觀現實呢?皇權/夫權/父權/強權的壓迫下,不同的人的選擇。但是作為最高權力者,為了維護權力又放棄了什麼。以及穩定與反抗都需要付出代價。

3、《無極》

故事還可以,一個愛上替身的故事,一點宿命論的意味。傾城穿著羽衣在鳥籠中盤旋飛升和放風箏的鏡頭很經典。但是特效塑膠,臺詞中二,造型雷人粗糙,有一種用力過猛的感覺。故事的主旨並不難理解。帥氣小謝一如既往梗著脖子的演技,給無歡增添了更多的病嬌感。劇情差點以為是郭小四寫的,華而不實。

4、《十面埋伏》

有章子怡和金城武的顏值演技撐著,俗套無聊劇情也顯得好似動人起來,色彩運用對我的眼睛很友好,愈發沉浸於中式審美,我想我看不進去部分高分歐美劇是文化差異壁壘的原因。巨集大的家國情仇下還是男女那點事,莫名其妙的情慾戲,兩個帥哥爭一個美女最後美女死了帥哥氣的不行。

5、《英雄》

電影本身的劇情我覺得無功無過的程度,但是整體分敘,以服裝顏色區分不同敘事者的視角,以及故事本身,這一點很有創意性。同時色彩的運用對整體風格的把控,如何以色彩敘事我覺得也是這部電影的價值之一。論英雄,有心也,有魄氣之,包天下之,圍心之,破大氣也,心與天下一心也,唯英雄也。

當年一直都被低估的5部華語電影,每部都值得細品!

三國殺武將強度排行
三國殺武將強度排行
2025-04-03 06:5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