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韻什川梨花白
更新于:2025-04-08 15:46:32

本文轉自:甘南日報

梨花綻放 馮樂凱

遊人在什川梨園賞花遊玩 任磊

梁衛忠

編者按:當黃河水初融的漣漪緩緩漫過岸堤,蘭州的春天便在枝頭悄然甦醒。從皋蘭古梨園那如雪花般潔白、如雲霞般繁茂的雪色梨雲,到安寧桃林間恰似天邊緋色雲霞般爛漫的花海,再到永靖黃河畔那仿若夢幻之境的鬱金花海,大自然這位獨具匠心的藝術家,憑藉三色花信,精心地串聯起三春勝景,邀你共赴一場與花的約會。

春風,宛如靈動的精靈,繞過東部逶迤連綿的山嶺,溫柔地裹挾著清晨那縷溫暖如飴的陽光,從野黑峴溝的山灣里潺潺流淌下來,恰似金色的溪流,在什川寬闊舒展的黃河中泛起層層璀璨金波。

黃河,依循著山勢的指引,由南向北悠然流轉,轉出一塊宛如新月的半圓盆地,四面皆被青山環抱。溫潤的河風,為每一棵梨樹都穿上了一件白碎花的紗衣,遒勁的枝幹健碩而高大,蜿蜒著伸向藍天,細枝旁逸,結著凝蠟般吹彈可破的花朵,似乎在訴說著春的呢喃。

在這個春風沉醉的季節,蘭州什川的梨花已競相綻放,懷揣著雀躍不已的心情,我也满心欢喜地踏上这场春日寻芳之旅。

驅車來到什川梨園,仿若闖入了一個夢幻的白色王國。什川梨花的綻放,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千樹萬樹,瞬間湧動起如雪的白色浪花。當春風輕拂而過,那浪花便借勢歡快跳躍、奔騰起來,彷彿是一場老友的聚會,它們競相攀談、敘舊,嘰嘰喳喳地閒話家常。那些粗壯的枝幹,需得撐開雙臂都難以環抱,它們猶如飽經歲月沉澱的長者,蓄積著無盡的強大力量。而節氣,恰似點燃這股力量的絢爛焰火,吹過清明的風,億萬朵梨花便如潮水般噴薄而出。儘管河風仍帶著絲絲涼意,可這些梨花卻似渾然不覺,它們盡情舒展著曼妙身姿,大大方方地敞開懷抱,熱烈擁入陽光的懷抱。

沿著蜿蜒的小徑漫步前行,腳下的泥土鬆軟而富有生機,似乎也在為這場梨花盛宴歡呼。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饋贈。那梨花的幽香,如同隱匿於空氣中的神秘絲線,絲絲縷縷,充斥四周,沁入心肺,讓人心曠神怡。

行至高處,眼前豁然開朗。整個梨園盡收眼底,宛如一片白色的海洋,在微風的吹拂下,泛起層層漣漪,恰似白浪滔天。

與月季、牡丹不同,梨樹開花獨具特色,總是先發花,後發葉。在整整四月中下旬的二十多天里,梨樹的枝頭幾乎全被花朵佔據,整個梨園彷彿被一層潔白的輕紗籠罩,遠遠望去,黃河在梨園邊靜靜流淌,宛如一條蜿蜒的玉帶,為這片潔白的世界增添了幾分靈動與秀麗。河水波光粼粼,與潔白的梨花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山水圖。我不禁想起古人的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而此時,黃河水卻彷彿為了這滿園的梨花停留,與它們共同演繹著一曲春日的戀歌。

什川,因這片梨樹而聲名遠揚。清人曾留下這樣一首詩:“一席地兮一帶川,樹木花光四季妍。桃杏雨,楊柳煙;早晨 Gurashi Battle Gorge 船。駝石古,水車圓;石門曉月幾千年。樓臺真如畫,魁閣聳山巔。景中景,天外天;誰言此地無神仙?桃源猶不遠,仿佛在眼前。”此詩在皋蘭一帶廣泛流傳,只知道是清代金縣縣令所作,卻難以考證作者的姓名。雖然詩中未明確提及什川梨樹,但從什川的地形來看,詩中所描繪的想必就是什川了。細數清代金縣縣令,大多擅長作詩,其中尤以曾鳳翔最為出眾,他所作的《金縣八景》等詩篇,至今仍被人們傳頌不息。

想到如今我們看到的這片壯觀梨園,也曾在清代的春日里肆意怒放,刹那間,一種與古人穿越時空邂逅的感覺湧上心頭。不禁遐想,當年的詩人,是否也如我這般,輕輕撫摸著身邊老梨樹粗壯的枝幹,細細考究一朵梨花背後的故事呢?

當我們深入探尋這些梨樹的歷史,就會發現,這裏幾乎每一棵梨樹都有著三四百年以上的樹齡。它們生長的年輪,深深沁入了什川人家的煙火氣息。一代又一代的什川人,用他們勤勞的汗水,精心培育出春日里這萬余畝潔白如雪的梨花。梨花,氤氲著他們的生活,繁茂著什川的土地,靜靜聆聽著日夜奔騰不息的黃河水,在秋日慷慨地結出一筐筐碩大飽滿的果實,以此回報它的主人。什川,不是沉浸在四溢的果香里,就是瀰漫在醉人的花香中。觸目所及,皆是梨花潔白如雪;伸手之間,仿佛便可摘下那如瓊漿玉露般的果實,什川人實在是幸福啊。然而,在這今人幸福的背後,又有多少人曾為這些梨樹付出了辛勤的勞作呢?

在什川,梨農們將二十余項傳統技藝錘煉得爐火純青,傳承至今。什川果農嫁接冬梨、香水梨等品種的部位在砧木苗的一米上下處。由於部位較高,接茬以下的野生樹種抗旱、抗澇、抗病蟲害能力很強,這也是古梨樹長勢茂盛,至今繁茂的重要原因。

高大的什川梨樹給修剪和採摘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因此,一種叫作“天把式”的梨園絕技誕生了。每到修剪和採摘的季節,“天把式”們腳踏一根長達十多米、狀如蜈蚣的獨木雲梯,依靠雲梯和戗杆在與樹冠同樣的高度,從事梨樹的養護採摘。為了讓果實更加肥美,在梨花盛開的季節,果農們又在梨樹周圍堆上一層從黃河沿上運來的細沙,用細竹竿“撣花”,以抖落小部分的花朵,保證結果的水分和營養,在“撣花”的過程中,藏身枝葉間的害蟲們也被震在細沙上,一個個滾落下來,可謂一舉兩得。正是憑藉著祖祖輩輩口傳心授、身體力行積累下的寶貴經驗,這裡的梨樹在這片土地上綻放生機。每一棵梨樹,都凝聚著先輩們的智慧與汗水,承載著果農對未來的期望。

如今,呈現在世人眼前的,是那廣袤無垠的萬畝梨園。當極目遠眺,漫山遍野盡是梨樹的身影,它們緊密相依,枝繁葉茂,恰似一片波瀾壯闊的綠色海洋。而梨花盛開之時,更是仿若一場如夢似幻的花之盛宴。潔白無瑕的花朵,如雲似雪般輕盈飄逸,紛紛揚揚地鋪滿整個山谷。它們一朵挨著一朵,一簇擠著一簇,宛如給大地精心鋪上了一層無比夢幻的白毯,每一處褶皺都暈染著詩意與浪漫,美得動人心魄,讓人不禁沉醉其中,感歎大自然與人類智慧共同譜寫的這一曲壯麗華章。

當夜幕如一塊輕柔的綢緞,緩緩鋪展於什川的天空,晚風吹來,裹挾著黃河獨有的水汽。那水汽中,竟泛著絲絲縷縷甜甜的味道,彷彿是黃河對這片土地的甜蜜饋贈。

凝視著這如詩如畫的美景,我的思緒漸漸飄遠,彷彿穿越了時空的界限。在歲月的長河中,成千上萬的什川人,他們肩並肩,手挽手,邁著堅定而有力的步伐,從歷史的深處走來。他們帶著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與敬畏,在這裡深深紮根,一代又一代地繁衍生息。

花“漾”鄉村醉遊客
花“漾”鄉村醉遊客
2025-03-26 04:00:54
我的家鄉哈爾濱
我的家鄉哈爾濱
2025-03-26 04:01:04
站在西山之巔
站在西山之巔
2025-03-26 04:07:18
櫻花如畫 春意如詩
櫻花如畫 春意如詩
2025-03-26 04:36:09
開往春天的列車
開往春天的列車
2025-03-26 04:51:16
登七仙嶺記
登七仙嶺記
2025-03-26 04:51:24
菜花節
菜花節
2025-03-26 04: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