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難解!日本米店倒閉破紀錄
更新于:2025-04-08 12:20:16

張璐璐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在被稱為“令和米騷動”的大米短缺事件中,日本街頭米店迎來倒閉潮。據日本帝國資料庫最新統計,日本2024年度(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累計88家從事米糧類批發和銷售的米店倒閉或停業,連續兩年增加,更新了過去五年來的最高紀錄。

雅虎新聞7日報導稱,隨著大米銷售自由化,許多米店競爭不過大型超市正逐步被市場淘汰。近年來,由於氣候異常以及米農減少,日本全國範圍內的大米短缺,2024年夏季以來米店時常發生庫存不足的問題。有些米店無法按計劃採購,即使客戶有需求也無米可賣。有些米店則是進貨價過高,無法將價格轉嫁到賣價上,導致業績惡化。

數據顯示,從2024年度日本米店的經營情況來看,25.2%的米店同比上一年度“收益減少”,22.4%的米店跌至“赤字”。合併起來“業績惡化”的比例達到47.6%。報導稱,在大米不足的背景下,一部分米店庫存大米能夠高價售出,銷售額有所增加。但由於新米的採購成本超過預期,很多米店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實際上,以日本農業協會為首的大米批發商的大米交易價格為例,2024年產的新米平均每60公斤(一袋)價格為2.4383萬日元(100日元約合4.99元人民幣),比上年貴了約六成,大米價格在5年內價格上漲約七成。尤其是一些備受消費者喜愛的平價大米品牌價格翻倍,價格上漲趨勢顯著。

然而,農民的收入並未有所增加。“大米價格在上漲,大家說農民賺錢了,但從我們這裡賣出去的60公斤大米才2萬日元。換算成5公斤約為1700日元,這比4000日元以上的店裡平均價格還低一半。”新潟縣長岡市的稻農堀井治對東京廣播公司(TBS NEWS)表示。報導稱,根據2022年日本國家統計數據,米農扣除開支後的年收入平均為1萬日元,按時薪計算約為10日元。“沒有繼承人,我們這些老年人自己撐著。再過10年,可能就沒有人種大米了。”75歲的堀井治說。

為了穩定供應,日本政府分兩次共釋放出21萬噸的儲備大米。 但報導稱,當前,許多米店試圖通過擴大供應商和將銷售物件集中為現有客戶等方式穩定大米供應。但供應鏈不如大型連鎖超市完善的米店更容易發生斷貨情況,預計2025年米店倒閉或將持續發生。

隨著米農高齡化以及供應網點的減少,不少日本網民紛紛擔憂未來大米供應的前景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隨著世博會的到來,4月份以後,大米供應短缺將會更加嚴重。”評論人士稱,“日本糧食自給率僅為38%,國家有責任努力將自給率至少提高到50%或60%左右。”“財務狀況等問題使得政府不能只把錢投入到農業領域,但現在是時候轉變政策了。” (嚴格)

天高任鳥飛
天高任鳥飛
2025-04-12 07:39:27
慰鄉愁(風味)
慰鄉愁(風味)
2025-04-12 09:23:29
“訂單西瓜”熟了
“訂單西瓜”熟了
2025-04-12 10: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