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運城日報
在西安,為孩子們“額頭上細密的汗珠”點讚
新華社記者 張 斌 邵 瑞 藺 娟
春日上午,陽光正好。踏著輕快的鈴聲,不一會兒,西安市曲江第六小學的操場上已站滿學生。大課間,在體育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們列隊整齊,開始做經過創編的“八段錦”和“五禽操”,一招一式間,他們的額頭上已佈滿細密的汗珠。
“虎撲要沉肩!”曲江第六小學體育教師李磊一邊指導學生的姿勢,一邊說,“學校成立了體育運動專項研發小組,將傳統‘五禽操’和‘八段錦’進行重新創編,歌詞、招式動作都是師生們共同創作的,受到孩子們喜歡。”
今年以來,西安市出臺政策,保障學生課間正常活動及體育運動時長,著力解決校園“小眼鏡”“小胖墩”等問題。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一節體育課、每日在校運動大於兩小時、創新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鼓勵學生課間15分鐘走出教室“趣味玩”等措施,讓孩子們“動”起來、“跑”起來。
打沙包、跳大繩、打腰鼓、敏捷圈、板羽球……記者在曲江第六小學觀察發現,不但課間活動和體育課時長得到保障,豐富的各類運動專案也讓人眼前一亮。
曲江第六小學大隊輔導員職東培告訴記者:“我們不斷將體育項目與優秀傳統文化有機融合,課間15分鐘進一步豐富運動項目種類,還定期舉辦‘班班足球聯賽’,目的就是讓孩子們暢快玩、健康玩、趣味玩,快樂成長。”
記者走訪發現,西安中小學校正掀起“體育新風潮”。除了每日一節體育課的“標配”,一些學校還專門改造場地,為學生們“量身定製”了體能闖關、民族體育等兼具特色和符合孩子們身心發展規律的體育運動專案。
在西安輔輪中學,“常態+特色”的體育活動矩陣為學生們打造了全天候的運動空間,教學樓周圍的公共地面還被改造出20多個“小而美”的主題運動點位,兼具運動、益智與文化的休閒空間受到同學們喜愛。
“我們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推出課間‘功能表式’自選活動專案,並針對每個項目規劃出不同區域,每個區域都有明顯的‘地貼’標識,便於孩子們識別。”西安市新城區後宰門小學相關負責人說,“目的就是讓‘小’空間釋放出‘大’效能,讓學生們玩得更加安全、盡興。”
陝西師範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王棣長期關注青少年兒童體育運動課程建設與健康管理,他說:“豐富多彩的體育運動不但可以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更能説明孩子們塑造堅強、勇敢、樂觀、積極向上的優秀品格,這些品格同樣會遷移到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促進孩子們學業成績提升和綜合素質發展。”
夕陽掠過操場,把“每天運動兩小時”的標語鍍成金色,那些在操場上的奔跑、歡笑和汗水正闡釋著最樸素的道理:成長不僅是試卷上的分數,更關乎陽光下舒展的筋骨和健康的體魄。 (新華社西安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