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雲南旅居吧丨“亞洲花都”總有你想要的浪漫
更新于:2025-03-26 01:27:43

灼灼鮮花美如畫。作為“四季繁花錦繡城”的呈貢,這裡有著“像花兒一樣美”的生活。

從花田變花鄉,再從花鄉發展為享譽世界的“亞洲花都”,呈貢鬥南這個核心區僅1.43平方公裡的方寸之地,無數人攜手奮鬥40余載,把這裡變成了亞洲第一的鮮切花交易市場。這裡,聚集著8萬多的逐夢人;這裡,每天有117個大類、1600多個品種的鮮切花完成交易;這裡,鮮切花不僅銷往全國還香飄全世界!40多年積澱的滿庭芳華中,總有一朵鮮花為你而來,總有一種浪漫值得我們去熱愛。

一枝劍蘭點燃一片花海

因花而盛譽全國,因花而聞名世界,因花而成就“世界春城花都”。坐落於昆明滇池東岸的鬥南是中國花卉產業的發源地,可誰曾想到,鬥南的傳奇故事竟始於一枝劍蘭。

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農村迎來了以聯產承包責任製為主體的重大改革,全國農民有了生產和交易農產品的自主權。1983年,鬥南村民化忠義引進劍蘭種苗,在自家自留地上試種成功,“一枝劍蘭點燃了一片花海”,眾多農戶開始紛紛效仿種植,先後引進了康乃馨、勿忘我、滿天星、香雪蘭等花卉品種,鬥南開始逐步成為一個鮮花盛開的美麗村莊。

鬥南人依靠他們勤勞的雙手、聰明的才智和對市場的敏銳嗅覺,將自家的菜地變成了花田,種出的鮮花獲得了不錯的經濟收益,自此開啟了中國鮮切花商品化種植和交易的道路。1990年前後,在鬥南村的主路上,花農、商販比肩接踵,成捆、成筐的鮮花擺在街邊售賣,形成了“以路為市”的50米“鬥南花街”。

一片花海繁榮一個產業

1990年,鬥南村95%的農戶把自家的菜地改為了花田;1992年,昆明尚義街花店裡的鮮花幾乎都來自鬥南;1993年,鬥南村裡一批有志青年闖廣州,把鬥南的鮮花賣到了廣州、上海;1995年,佔地約12畝的中國第一個村級花卉市場誕生;1999年,佔地56畝的全國第一個專業花卉交易市場建成,鬥南逐漸形成了一個以花卉為核心的產業聚集區;2002年,中國第一個以拍賣為主的昆明花拍中心落成,鬥南花卉交易進入公開透明競價的時代……

從“以路為市”到規範化市場,時代在進步,鬥南花卉產業也在與時俱進。如今的鬥南不僅彙集了全省乃至整個東南亞最絢麗秀美的四季鮮花,還形成了全國花卉交易中心、花卉旅遊會展中心、花卉物流中心、花卉金融中心、花卉大數據資訊中心等五大花卉產業中心,創立了花卉行業的2個中國馳名商標——“鬥南DOUNAN及圖”和“KIFA及圖”,成為全國乃至亞洲鮮切花交易的核心。“鬥南花卉”也隨之成為中國花卉行業第一品牌和中國鮮花的代名詞,也被譽為中國花卉行業的“市場風向標”和“價格晴雨錶”。

隨著鬥南花卉產業的提質升級,越來越多來自全國的花農花商在這裡集聚交易,其中一部分花農也開始從事起包裝、物流、批發等花卉相關產業。鬥南也隨之形成了以鮮切花、盆景、綠化苗木、花卉衍生品等為核心,涵蓋花卉苗木種植、銷售、園藝資材、種苗、物流運輸、婚慶禮儀、文化創意、人才培訓和文化旅遊等多行業融合、聯繫的一體化、現代化花卉產業鏈。

一個產業締造一個傳奇

歷史屬於奮鬥者,從一枝劍蘭到上百億產業、從阡陌花田到集鮮花交易、會展、旅遊、物流等為一體的交易集散地,一枝枝鮮花,繪就了“亞洲花都”的傳奇。鬥南歷經40多年的積澱和發展,現已形成以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鬥南花卉市場和昆明花拍中心兩家龍頭企業為核心的花卉產業集群,“鬥南奇跡”的創造,為世界花卉產業史注入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國花卉看雲南,雲南花卉看鬥南”。目前,雲南省80%以上的鮮切花、周邊省份和東南亞國家的花卉在鬥南進行交易,佔比全國鮮切花的相對市場份額高於70%,交易量、交易額已連續25年穩居全國第一,交易核心地位不斷鞏固。2024年,鬥南花卉產業園區花卉交易量再創歷史新高,交易量達141.76億枝,交易額達115.74億元。接待遊客762.34萬人次,同比增長80%。鬥南花卉市場里每日遊人如織、花潮如海的場景,昭示著呈貢花卉行業生機勃勃的活力和花卉從業者像花兒一樣綻放的美好生活。

一枝劍蘭,締造了一個產業傳奇。40多年來,呈貢人用手中的“一枝劍蘭點燃了一片花海”,培育出了一個代表呈貢底色的花卉產業,締造出了一個傳奇且浪漫的“亞洲花都”。

隨著夜幕降臨,鬥南花市迎來了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刻。以前,鬥南的花是買雲南、賣全國,買全國、賣亞洲;現在,鬥南則實現了買全球、賣全球,鮮花香飄全世界,在“亞洲花都”里,始終會有一朵鮮花為你、為TA、為美好生活而來!(雲南日報)

【來源:彩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