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盆栽杜鵑花不知道合理澆水,很容易出問題,就包括植株萎蔫,葉子低垂凹陷,花芽或者花苞還沒開就掉落了,甚至會出現整棵植株生長停滯的情況。
剛買帶花的盆栽杜鵑,別急換盆,可以像上圖這樣套盆養著,就是直接帶盆套在其他盆裡養,花后修剪殘花,再考慮換盆。
就比如冬天養在有暖氣的室內環境下,盆栽杜鵑花盆土幹得特別快,就應當增加澆水的頻率。
或者是養護的位置陽光較多,盆土幹得快,也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特別是在開花期間或孕育花芽之後。
在家裡養盆栽杜鵑,還要避免葉子上經常殘留水分,葉子在任何時候都要保持乾爽,避免感染病菌,特別是白粉病和枯萎病,葉子上經常有水分或者水分滯留在枝葉上,就很容易誘生病菌,就包括常見的白粉病和枯萎病,所以給盆栽杜鵑花澆水的時候也盡量只往盆土中澆。
盆栽杜鵑花剛買回家的時候就要仔細檢查一下,特別是葉面、葉背花芽等位置是否有感染病蟲害。特別是注意留意是否有白粉病、枯萎病和白粉虱。
杜鵑花是一種中等養護難度的植物,對於新手來說並不是特別友好,養護之前最好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
杜鵑花喜歡明亮的散射光,避免環境過於陰暗,也要避免強光直射,給早上或傍晚的柔和光照就是最好的。
在冬春時節,最高溫在25度以下,可以盡量多曬太陽,這樣有利於花芽的形成。如果是在高溫的夏季,那一定要注意增加遮陰,避免強光直射。
2.澆水
盆栽杜鵑不喜歡盆土持續潮濕,一般是等土壤下3~5釐米都比較幹了,就及時往盆土中澆水,要避免葉子上經常殘留水分。
如果盆土比較干,想要狀態快速恢復,可以在花盆底部放一個淺盆。裝上清水。盆栽底部放在水裡。浸泡15分鐘到半小時,再拿起來,及時瀝干水分,這樣可以讓它快速吸飽水。
盆栽杜鵑花在開花期間,千萬不要用太冷的水給它澆水,特別是在冬春季節溫度比較低的時候,因為冰冷的水會刺激它的根部很容易誘發其他問題。
上面是缺水的杜鵑盆栽
另外,在花期不要讓盆土幹得太厲害,否則會導致花朵乾枯脫落,花朵也會過早凋謝,或花苞無法正常打開。
過度澆水則會導致葉子腐爛,葉片發黃,花苞片脫落,根部腐爛,養杜鵑花學會合理澆水,那基本就成功一大半了。
3.濕度
杜鵑花不喜歡過於悶熱潮濕的環境,過高的濕度,再加上通風不暢,很容易感染白粉病。
不要往它的花上面噴水,否則容易感染枯萎病。
不要將盆栽杜鵑擺放在散熱器或暖氣旁邊,不要擺放在過於乾燥的環境下。
4.肥料
杜鵑花在生長季節要合理補充肥料,可以定期補充酸性肥,比如含有“酸”字的各種肥料,比如硫酸鉀等,在生長旺季,可以每隔半個月到一個月補充一次。
在春季和秋季可以各在盆土四周淺埋一些緩釋肥。溫度在15~25度之間,可以每隔兩三周補充一次濃度低一點的通用型肥料。
一旦發現它開始孕育發芽了,就每隔10天半個月補充一次促花肥,比如磷酸二氫鉀等。
5.溫度
養盆栽杜鵑花最好是保持溫度在五度以上。在冬季,杜鵑花最好有適當的涼爽的溫度,這樣有利於孕育發芽。杜鵑花只會在涼爽的環境下生長開花,這個溫度範圍大概保持在5~18度。
溫度比較高的時候,花朵會過早打開,可能會導致花朵過早凋謝。在夏季要注意增加遮陰通風,不要將杜鵑花養在過於悶熱潮濕的環境下。
6.修剪
養盆栽杜鵑的時候,要注意定期清理枯黃的枝葉,殘花也要及時清理乾淨,在修剪之前,一定要用乾淨蜂蜜的修剪工具,並且要提前消毒,避免感染病菌。
小貼士:
如果是戶外栽種的杜鵑花,特別是地栽養護的杜鵑花,要注意防治軍配蟲(網蝽),這種蟲子會躲在杜鵑花葉子的背面,大量吸食葉子的汁液,導致葉子整體發黃,葉子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葉片上會出現大量的黃色斑點。
上面是感染軍配蟲的杜鵑花
一旦發現杜鵑花感染軍配蟲,就要及時噴藥防治,比如常見的高效氟氯氰菊酯和辛硫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