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地球可謂是最獨特的的那一顆,沒有其它任何原因,生機勃勃的生命就是最大理由。但你是否瞭解,科學家認為遠古火星和現在的地球一樣,都擁有豐富的生命,但正是因為某些原因導致磁場丟失,最終災難降臨,一切歸於平靜。
一個天體上如果沒有磁場,那就意味生命系統要被太陽給摧毀。
太陽作為一顆活躍的恆星,內部核聚變時刻在進行中,大量的能量以光和熱的形式向外傳遞。太陽系內任何天體都一樣,時時刻刻都在遭受著太陽高能粒子的洗禮。
這種撞擊有時候是肉眼可見的,例如在太陽活動極大期的時候,太陽就比較躁動,能量釋放也比較暴躁,這個時候地球的南北兩極就會看到漂亮的極光,其實這就是太陽轟擊地球的證據,那是肉眼可見的。
但即使如此,地球生命也不會受到任何影響,最多也就是對我們的電力系統等造成一定的波動,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地球磁場的保護,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地球磁場就是地球生命系統的“保護罩”。
如果沒有磁場的保護,太陽風會把地球大氣層直接的剝離,最終再把所有的液態水都蒸發掉,那麼地球可能也就會變成像現在的火星一樣荒涼,變成一個荒蕪的沙漠星球。
天體磁場的形成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地球也正是因為有了磁場,才算是有了生命的“保護罩”,在漫長的歲月裡生命出現並發展壯大。
上過地理課的小朋友應該都懂這個知識,地球有一個天然磁場,磁場南極位於地球的北極附近,而磁場北極位於地球的南極附近,當然並不是嚴格的吻合。兩個磁極的連線我們預設它為磁軸,磁軸和地軸之間有11.3度的傾斜。
此前還有研究表明,地球磁場在不斷地變化和移動,大約需要幾十萬年的時間,地球磁場的南極和北極就會掉轉一次,當然這個過程是持續累積變化的,並非是異動。
地球磁場的形成比較複雜,主要是因為地球的外核充滿著液態的鐵和鎳,這些金屬具有非常良好導電特性,而地球更內部存在的放射性元素衰變以及地核冷卻釋放的熱量等,讓外核中的液態金屬產生對流運動,地球磁場的出現及穩定還有很多未知的因素。
但地磁場並非是處處均勻的“球體”,科學家發現在南美洲與非洲西南部之間的一塊高空區域,存在著磁場強度明顯減弱的區域,科學家把它命名為南大西洋異常區。
這個巨大的異常區就像是地球磁場的一個巨大裂縫,不禁令人擔憂,地球的防護罩出現這樣的巨大“裂縫”,對我們的生活會產生什麼影響?
其實地球磁場的這個神秘裂縫並非是最近才形成,它被認為是地球磁場的先天缺陷。NASA認為這個神秘裂縫會對航太器帶來一定影響,因此已經開始進行長期的持續性觀測,希望可以找到它的成因,以及對地球生命系統的潛在威脅!
真正令人擔憂的是這個地球磁場神秘裂縫正在動態變化,雖然它的變化比較緩慢,2021年科學家利用衛星觀測,發現這個異常區域正在緩慢向西北方向漂移。
甚至還存在一種可能性,南大西洋的磁場異常區正有分裂成兩個異常區域的趨勢,這非常令人擔憂。
畢竟地球磁場是名副其實的地球生命保護罩,地磁場的異動關乎著地球生命的發展演化,至於未來地磁場會如何發展沒有人清楚,當然存在著一種可能性,那就是今天的火星就是未來地球的模樣。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