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睡眠常常被我們遺忘在角落。最新研究顯示,成年人每晚需睡7至9小時才能經歷完整睡眠週期,可現實是很多人都沒達標。睡眠不足可不是小事,它不僅會悄悄影響短期記憶力、注意力和情緒,還可能在不知不覺中給身體埋下疾病隱患,讓人長期處於應激狀態。所以,保證充足又高品質的睡眠,對身體健康起著關鍵作用。
睡眠在人體機能調節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一個完整的睡眠週期包含非快速眼動期和快速眼動期,就像一場精心編排的“睡眠舞蹈”。
睡眠不足會讓人長期處於應激狀態,具體表現如下:
中華網資料提到,淩晨3、4點總醒可能與五大疾病有關聯,可見缺乏足夠深度睡眠的危害不小。長期如此,各種健康問題可能會找上門來,一定要引起重視!
想知道自己有沒有睡眠問題,其實並不難。入睡困難、睡著後頻繁夜醒、早上早早醒來,這些都是常見癥狀。出現這些情況,原因可能有不少,壓力過大、作息不規律,或者睡眠環境不好,都可能是“幕後黑手”。
國際精神衛生組織專門設立“世界睡眠日”,就是為了讓大家重視睡眠。我們也可以自己做些簡單測試,比如記錄一周內的睡眠時長和質量變化,這樣就能更清楚瞭解自己的睡眠模式啦。
想要改善睡眠品質,不妨試試以下實用方法:
要是調理一段時間還沒效果,一定要及時去看醫生。
不同年齡段的人,對睡眠的需求不一樣。搜狐網信息顯示,成年人一般每天需要7~8小時睡眠,高中生8小時,初中生9小時,小學生10小時。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慢慢變化,新陳代謝變慢,需要的休息恢復時間也就多了。兒童青少年時期,充足的睡眠對身體發育和智力開發特別重要;成年人有合理的睡眠安排,工作和生活才能更有品質;老年人身體機能衰退,更得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大家要根據自己所處的人生階段,合理規劃作息哦。
充足的高品質睡眠是身心健康的“基石”。希望大家重視睡眠,養成良好睡眠習慣!
責任聲明:本文僅為健康新聞/健康科普,內容不構成用藥或醫療指南,建議出現健康問題請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