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臨》,一部硬科幻
更新于:2025-04-06 00:50:41

電影前半段乃是非常標準的外星人空降地球的前奏,總有一種感覺這片里的“鵝卵石”眼看的就要如《獨立日》那樣發鐳射了。結果後半段超出想像,真的,在沒有看過原著或者沒有接受任何劇透的情況下,俺在觀影過程中,預想了電影後半段可能會出現的情況,結果無一中標。而且,我相信,估計很少人能猜中電影的結尾竟然是這樣,有句時髦話怎麼說來著:我猜中了開頭,卻沒有猜中結尾。

電影講的是有十二個外星飛行物降落地球,分別停在了十二個地方,就靜靜的在那懸置著,地球人很恐慌,想問問他們要幹啥,就找到了女主去跟外星人做翻譯,女主是個語言學家,就去了,當然還有別的更重要的原因,我就不劇透了,總之整個的電影是講女主跟外星人怎麼建立溝通的事。

女主和外星人互相學習對方的語言時,提到的薩丕爾沃爾夫假說,這個假說在電影裡很關鍵,不懂這個假說,就不會懂這個電影,這是一個非常著名的假說(說是假說,其實我們個人在學習過程中都證實過,因此學語言的同學基本都深信不疑吧。)簡單點說,就是語言和思維關係的假設,所有高層次的思維都依賴語言,語言決定思維,使用不同語言的人,對世界的感受和體驗是不同的。

這種假設會有一個結論,即根本沒有真正的翻譯,學習者不可能單純的完全學會另一種區域的語言,除非他拋棄了他自己的思維模式,習得對方語言的思維模式。我想這一點,許多語言學得好的同學都一定感同身受,外語好的人,都是部分拋棄了原來的思維習慣。像錢鐘書這種母語外語都強的人,大腦里都有兩個思維系統,就像電腦里裝了windows和蘋果的兩個系統。外語怎麼也學不好的人,問題出在無法轉化思維模式。同理,總體來說,所有人類的語言都是有時間線的,這說明人類的思維也是困在時間里的。無法轉化語言,轉化思維方式,突破就要經過漫長的等待。

電影裡是外星人是比地球人高出不知道多少等級的生物,女主和外星人溝通,從簡單的句子開始,互相學習,最後弄懂了外星人來幹什麼,外星人留下一句話,我們是來幫助你們,給你們帶來禮物,三千年後blablabla,就走了。好多人看到這個結尾就懵逼了,就這?這是要幹嘛?

而實際上是,這意味著,當人類開始有能力弄懂這句話的時候,就等於已經開始掌握了外星人的語言,參考上面的薩丕爾沃爾夫假說,電影裡也演到了,這就是開始學會了外星人的思考方式,再加上外星人降落到了十二個國家,十二個國家分別以不同的方式和外星人溝通,比如中國就用的是遊戲的方式,這也是學習對方思維的方式。总之人类最后就学会了外星人的思维方式。

舊Kindle的新使命
舊Kindle的新使命
2025-03-25 23: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