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阿姨今年65歲,身體一直很健康,飲食正常,生活豐富多彩。她喜歡旅遊、跳舞和唱歌,社交活動頻繁,看起來非常年輕。
但最近一段時間,程阿姨發現無論天氣如何變化,她的手腳總是冰涼的。
朋友們得知后都建議她去醫院檢查一下,擔心這可能是身體內部出現了問題的信號。
確實,腿腳健康是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對於任何異常的腿腳癥狀都應該引起重視,以防疾病悄然而至。
一、腿腳是身體的警報器,這些信號不容忽視
腿腳作為人體行走的基本工具,其健康情況直接影響到壽命長短。如果腿腳出現以下異常信號,需要警惕可能是疾病在作祟!
1. 經常感到腿麻——可能是腰椎病變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脊柱外科主治醫師周慶忠表示:普通的腿麻通常休息後會好轉,但如果長期不見好轉或經常性腿麻,要小心是腰椎病變引起的。
2. 腳部瘙癢——注意血糖是否超標
北京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汪芳提醒:如果腳部有螞蟻爬行般的癢感,要當心血糖過高。高血糖會導致血管內炎症因數增多,損害周圍神經末梢,引發皮膚瘙癢。
3. 腳踝水腫——小心心衰的信號
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林藝指出:用手按壓腳踝鬆開后呈現凹陷狀且不能立即恢復的情況,要警惕心衰的可能。心臟功能異常會導致全身血液無法及時迴流,從而在週邊淤積,導致腳踝等部位出現水腫。
4. 雙腳冰涼——警惕甲狀腺功能減退的信號
北京同仁醫院足踝外科中心主任醫師張明珠提醒:雙腳總是冰涼要小心甲狀腺功能減退,當然也可能是糖尿病、動脈閉塞等疾病所致。
二、壽命長的人,腿部通常具備這四個特徵
腿部的某些異常癥狀可能與壽命、心腦血管病、血糖等多種因素有關。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腿部通常有以下特徵!
1. 大腿較粗
2020年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大腿腿圍每增加五釐米可能會降低18%的全因死亡風險。
另外,2021年發表在《臨床實踐中的營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大腿粗的人全因死亡率比大腿細的人要低43%。
2. 腿部皮膚不會異常瘙癢皸裂
北京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汪芳提醒:腿部皮膚異常瘙癢皸裂可能是血糖過高所致。高血糖會導致血管內的炎症因數增多,甚至引發螞蟻行走般的皮膚瘙癢癥狀,還可能導致皮膚迴圈障礙,引發皮膚皸裂問題。
3. 腿部不會異常疼痛麻木
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神經外三科金永健表示:人體血液中出現血栓后,因供血不足四肢可能會有異常疼痛、麻木等癥狀出現。
4. 腿部不會異常腫脹
金永健醫生提醒:突然單側腿腫可能是血栓所致。靜脈中出現血栓會導致血液向心臟迴流,引發單側腿腫癥狀。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李靜介紹:如果本身是心臟病患者,人沒變胖但衣服鞋子突然緊了,要警惕是心功能不全導致了水腫。
三、人老腿先衰,50歲後要重視腿部肌肉
常言道“人老腿先衰”,發表在《肌肉衰減綜合征的研究進展》上的數據顯示,人在30歲后每年肌肉會流失1%-5%,而60歲後每年肌力會下降3%-5%。因此五六十歲的人一定要重視腿部肌肉健康,做好日常的養護。
1. 避免久坐久躺
研究發現,只要兩個禮拜久坐不動,人體腿部肌肉力量就會削弱三分之一。而經常參加運動尤其是抗組訓練的中老年人骨骼肌肉更為健康。
2. 多攝入優質蛋白質
中老年人要注意蛋白質的補充,建議平常多吃瘦肉、大豆製品、魚蝦、禽類、奶類、蛋類等食物,還要多吃含類胡蘿蔔素、歐米伽-3脂肪酸、維生素C、鋅、維生素E等成分的食物。
3. 適當鍛煉腿部肌肉
四川省人民醫院急救中心主任醫師江華介紹:平常要定期進行抗組力量訓練、墊上運動及一些有氧運動,以更好地鍛煉腿部肌肉。
腿腳作為人體重要的部位之一,平時一定要關注腿腳的健康。一旦有上述一些異常的癥狀出現,要提高警惕儘快就診排查。上了年紀的人要重視腿部肌肉健康,做好日常的養護鍛煉。
注:本文所涉及人名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