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蕪湖灣沚 韭菜玩起“水上漂”
更新于:2025-04-05 12:39:41

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

種菜不用土,下地不沾泥,蔬菜靠喝“定製水”就能長大。

在安徽省蕪湖市灣漗區花橋鎮九十殿村,就有這麼一家特殊的韭菜種植基地。鑽進大棚,只見綠油油的韭菜,整齊地立在泡沫托盤上,“浮”在水中,放眼望去,就像一塊綠茵足球場,完全打破了人們對傳統農業的固有印象。

提起韭菜大家都不陌生,但水培韭菜如何種?

水培韭菜大棚一隅。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攝

“顧名思義,就是採用水培種植的方式,韭菜不再種在土壤中,而是養在水裡。”看出記者的疑惑,王平不再賣起關子,一言以概之,將水培模式說得明明白白。

操著青島口音的王平,別看到安徽時間不長,和蔬菜結交的日子可不短。自打畢業后,他就一直從事農業,主攻蔬菜的無土栽培,2018年開始聚焦水培韭菜,並於2024年揣著技術,把水培韭菜基地落在灣漗區花橋鎮。

“基地佔地40畝,其中大棚20畝,去年5月動工建棚,10月栽苗種植,計劃這個月底開始平茬,長起來一天一個樣,20天后就能迎來頭茬採收。”眼瞅著割韭菜的日子越來越近,王平比誰都要上心。

“水培韭菜的特點就是乾淨、有機,能夠做到‘零’農藥、‘零’外排、‘零’污染。”提起大棚里的“寶貝”,王平侃侃而談,“你看這根須和葉子,都可以直接吃。”

說完這話,王平順手遞給記者一顆韭菜,“你嘗嘗,有啥不同?”

“味香,還帶絲甜。”記者咬上一口回應道。

“甜吧,而且不辛辣、不沖鼻,是不是?”王平接過話茬,“不僅脆爽可口,而且相比傳統土栽模式,水培技術還具有節約土地、高產優質等特點。”

“因為有了物聯網技術,水培韭菜的種植不再受季節影響,通過栽培系統和營養液管理的創新,我們一年能割七八茬,提高了產量和土地利用率,提升了種植效益。”王平繼而補充道,保守估計畝均年產可達3萬斤。

喝“定製水”長大的水培韭菜,長勢喜人。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攝

韭菜俗稱懶人菜,但是想種好並不容易,除了溫度、濕度要把控好,防治病蟲害技術也要跟得上。

記者發現,水培韭菜長得格外濃密、挺拔。掀開泡沫盤,營養液代替了土壤,韭菜的根就長在營養液中。

“韭菜最怕韭蛆,這種蟲害最常見,也最難防。”王平告訴記者,韭蛆怕水,把韭菜種在水裡,問題就能迎刃而解。最關鍵的是,水培韭菜一次栽苗,可收5年,既省力省心,又綠色安全。

從事水培韭菜生產,營養配比同樣至關重要。

但對於長期深耕無土栽培的王平來說,這就是自己的專業,“根據韭菜葉片的長勢,可以針對性地調配營養液成分和比例,做到缺什麼就補什麼,從而保證韭菜的正常生長,讓它們‘吃飽喝足身體倍棒’。”

眼看收割的日子就在跟前,王平這陣子,除了打理韭菜平茬的事,還要忙著張羅採收后的銷售。

他說,“有好的品種、好的技術、好的市場,我們就能在20畝的基礎上推廣複製,為傳統韭菜種植蹚出新路子,把更多放心韭菜端上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