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國產影片,它是兒童電影新紀元
更新于:2025-04-05 10:44:03

長久以來,兒童片一直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電影類型,主要原因在於觀影人群的不確定性,除去暑期檔以及春節檔這兩個重要檔口,日常情況下,兒童片如果安排排片,電影院一定是不樂意的,因為很少有小朋友在沒有家長的帶領下去電影院觀看兒童電影。這個原因使得創作兒童片的團隊並沒有能形成一定創作規模的先決條件。因此,我們看到的大多兒童片更多的是懷念過去以及諷刺當下,真正的兒童片少之又少。然而在這樣的環境基礎下,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影片就顯得格外矚目了。

《朱同在三年級丟失了超能力》,這部兒童電影屬於真正的兒童電影,同時也是少有的可以回到兒童視角敘事的兒童電影,之前的《看上去很美》有這方面的意思,但對於現實的諷刺打破了這種默契,然而本片卻一反常態,讓真正的兒童視角回歸兒童片。因此,這部影片稱得上優秀。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叫朱同的小朋友在自己借讀的學校短暫的生活中發生的點點滴滴的故事,影片全程採用兒童視角,這種視角不光是攝影機的移動,更多的是對於敘述主體的尊重。朱同作為一個小朋友,作為一個上三年級的小朋友,每天腦海中裝的除了學習之外,還有的就是對於生活的觀察,這種觀察來源於自己敏感的性格,而這種性格的養成,本片也做了敘述,朱同是單親家庭。

因為對於周圍的觀察,朱同的生活顯得非常有趣,他不僅幻想著可以有一個外星人將老師抓走,還幻想著各種各樣的奇奇怪怪的怪物總是能適時的解救自己的尷尬。朱同也很想跟自己喜歡的小朋友一起玩,但更多的時候,這種幻想並沒有變成現實。當朱同的幻想最終因為一份檢討而徹底地結束後,朱同的美好並沒有畫上句號,影片也在這個時候適時的結束了。

這是一部非常單純的電影,同時也是一部少有的另類的兒童電影。單純在於本片並沒有刻畫複雜的敘事線條來使得這樣一個故事充滿著邏輯性以及嚴絲合縫,部分人詬病影片的敘事有點破碎,但仔細一想,這種破碎的敘事難道不是小孩子的日常嗎?小孩子本身就沒有辦法系統的非常嚴謹的去做一些事情,而這種單純的破碎敘事跟主人公朱同非常的契合。

而反傳統的另類在於本片沒有諷刺,也沒有任何的藉機暗喻現實,這也是跟上文說到的《看上去很美》的主要區別,兩者雖然都是兒童視角敘事,但是前者太多的對於現實的諷刺,而本片卻沒有這樣的表達,本片採用的兒童敘事就是單純的兒童敘事,既沒有給任何人貼好壞的標籤,也沒有對於任何一個老師進行各種各樣的刻板偏見的批評。更沒有對於現有的教育制度進行大肆批判。這不僅僅是在兒童片中少見,更是在當代的影視作品中少見。

兒童片到底應該怎麼拍?眾說紛紜的時候是沒有任何的答案的,當我們看到兒童片的時候,我們是誰?我們是觀眾,我們是花錢買票的人,但是我們卻很少是兒童,因此,以往的很多兒童片不論是改編誰的作品,更多的內核都是對於現實的諷刺,這一點,鄭淵潔的作品顯現的尤為明顯。諷刺的核心在於觀影人群已經不是兒童了,而這樣的成年人之所以看兒童片自然是因為兒童片中蘊含著成年人會心一笑的道理,這是人們觀影的初衷,而這個初衷,兒童片中本不該出現的,因為小孩子無法理解成年人的世界,成年人也無法理解小孩子的想法,即便是沒有一個成年人不是從小孩子成長起來的。

而本片的優秀之處就在於沒有任何成年人的視角,有的只是兒童片的視角,兒童片要的是孩子的想法,要的是孩子的生活,即便是本片的時間背景被放在了創作者成長的年代,但這種親切感以及兒童視角確實可以跟一般的小孩子共通的。

然而很遺憾,市場並不會因為某一個創作者的特立獨行就單獨給他開闢出來一條專屬的道路的,這也是目前國內電影市場存在的弊端,本片的一千五百多萬票房在一眾電影中顯得微不足道,但這已經是市場給予出來的最好的聲音了,我們確實是需要給一些特殊的創作者提供一條發展之路,而不是將所有的電影全部綁定在院線中。

這一類的電影應該成為填充中國電影拼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僅僅是成為一個可有可無的曇花一現的奇觀。兒童電影應該怎麼拍,說了這麼多年,真正的踐行者有了,但願這樣認真做電影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這樣的認真的作品成為我們的院線日常的時候,或者說佔據院線電影大多數的時候,國產電影的真正的春天才會來到,中國電影壯大的那天也會來到。

……

你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