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遠
今年上海將達成“千園之城”目標
建設120座全新公園,國際光影節“票根經濟”模式將進一步推廣
120座全新的公園、1000公頃新增綠地和3萬畝森林,還有130公里全新綠道和40萬平方米立體綠化……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昨日發佈一批支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措施,以及今年重點民生項目計劃。其中,公園城市建設、上海國際光影節、設攤治理等專案的進展引人關注。
國家植物園“在路上”
截至去年底,上海各類公園達到973座,距離“到2025年底公園總數超過1000座”的“千園之城”目標更近了一步。與此同時,公園綠地的品質也在穩步提升。上海今年將新增20座24小時城市公園,並在25座公園增設兒童友好活動設施。
備受關注的國家植物園建設已“在路上”。上海市綠化市容局公園綠地處副處長楊嘉蓉透露,上海已明確上海辰山植物園為創建主體,上海植物園與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聯合參建,3家機構錯位發展,優勢互補。近期,上海辰山國家植物園建設方案的初稿已上報國家林草局。
根據已公佈的計劃,2035年之前,我國將再增設8座國家植物園。在國家林草局等多部門聯合發佈的國家植物園體系佈局方案中,上海辰山國家植物園已躋身國家植物園候選名單。
光影節力推“票根經濟”
去年9月19日,首屆上海國際光影節開幕,為期一個月的節日吸引國內外遊客1620多萬人次,帶動相關消費超過38億元,成為國內目前規模最大、覆蓋區域最廣、活動最豐富、傳播力最強的公益性光影文化藝術活動。
第二屆上海國際光影節定於今年9月中下旬舉辦,持續一個月。市綠化市容局景觀管理處副處長樂嘉驊介紹,這屆國際光影節將更突出提振消費,將光影活動IP覆蓋到徐家匯等30多個商圈。
第一屆上海國際光影節促進文旅商體展聯動的“票根經濟”模式也將進一步推廣,上海支援市場主體開發光影節“門票+”主題產品。頭部旅遊平臺將開發“光影節+黃浦江遊船”等組合產品,聯動東方明珠等超過50個旅遊景區(點)。
據介紹,上海將進一步提升內環高架沿線普陀段、靜安段、長寧段、楊浦段、虹口段等景觀照明,基本形成“申”字形高架沿線夜景秀帶。徐匯濱江段、蘇州河普陀段等“一江一河”沿岸夜景品質也將持續提升。
重要節慶支援臨時設攤
對於有序發展的市集活動、戶外餐飲、夜間經濟等業態,上海將加大支援力度。市綠化市容局會同相關部門制定的《關於進一步優化設攤治理 提升城市“煙火氣”工作方案》近期將出臺。
市綠化市容局市容管理處處長張浩透露,新的方案明確商業配套服務不足或市民確有需求的區域,可增設一批設攤點位;地標性夜生活集聚區、水岸夜生活體驗區、文化集聚區、商圈、景區、廣場、條件具備的街區(門店),可拓展或優化設攤開放區域。
“首發上海系列活動”“五五購物節”“‘上海之夏’國際消費季”“上海迎進博消費嘉年華”“跨年迎新購物季”“上海夜生活節”等重要促消費節慶期間,上海明確支持臨時設攤。
新政鼓勵設攤“高洋上”,支持“一江一河”沿線、博物館、美術館、文化館、公共圖書館周邊等符合條件的區域發展文旅特色集市,塑造融合美育、藝術、音樂、綠色等元素的多維空間。
加大分類投放點改造
2023年開始,不少市民發現小區里的垃圾投放點、垃圾房升級了,不僅裝了洗手池、自動除臭機、感應門,還在牆面、屋頂鋪設了立體綠化或太陽能光伏板,又或者加裝了自動識別開蓋、分類語音提示等智慧化元件。
市綠化市容局生活垃圾管理處處長王永文表示,上海將繼續加大分類投放點改造,累計建成1100個高標準生活垃圾分類社區(村)。
對於餐飲行業較為關注的單位生活垃圾處理費用問題,市綠化市容部門明確,將完善管理制度,鼓勵各區減半收取餐飲門店的單位生活垃圾處理費。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陳璽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