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孩子怎麼這麼倔強,這樣的脾氣到底是跟了誰?”孩子的性格和天賦一直是家長們熱議的話題。有人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這句話一定程度上說明瞭孩子的性格受到父母遺傳的影響。
事實上,孩子出生後的性格特質確實與父母有關,但在孩子長大后,他們的性格到底更像誰?這確實說不準,因為在孩子三歲之前,會經歷一個明顯的性格特質發展轉折期。
雖然後天的培養對孩子的性格和脾氣有著重要影響,但先天因素也佔了很大比例。無需等到孩子長大後觀察他們的行為來判斷,有時甚至在孩子出生前就能對其性格有大致瞭解。
首先,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孩子的性格確實會更傾向於媽媽,尤其是在孩子接受後期教育之前,大部分行為舉止都是從母親那裡繼承而來的。
一位孕媽在孕前就感到抑鬱,她感到非常焦慮和擔憂。在與朋友聊天時,她擔心地表示:“真不希望孩子像我一樣多愁善感,如果早知道我孕期的狀態會影響到寶寶的性格,我就算再難也要盡量保持愉快!”
心理學家李新影在其研究中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
人的性格與腦內的神經遞質有著密切的聯繫。舉例來說,人腦中的一種名為“5-羥色胺”的神經遞質,在大腦皮層和神經突觸中含量較高,而這種神經遞質又是一種抑制性的。如果5-羥色胺的含量較低,那麼人就容易出現抑鬱情緒。
這種神經遞質的水準在懷孕期間即已經在母體內形成,並受到了遺傳的影響,因此人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在懷孕期間就已經開始形成。
孩子的脾氣、性格主要與這些因素有關
1、孕期經常生氣的媽媽,孩子脾氣也不會好
先前進行的一個實驗由英國生物學家完成,結果顯示,當人們感到生氣時,大腦會刺激身體釋放一種特殊的“分泌物”,這種分泌物會對神經系統產生顯著影響。
如果孕媽們在懷孕期間經常感到憤怒,身體就會頻繁地釋放這種物質,進而影響到她們與胎兒的神經系統。尤其對胎兒而言,他們的神經系統尚未完全發育,這種分泌物不僅可能阻礙他們的神經發育,還可能影響他們神經的正常敏感性。
特別是在孕後期,胎兒已經基本發育成型,具備了相當程度的自我意識。如果孕媽媽們經常感到憤怒,這也會導致胎兒開始“效仿”這種情緒。
2、孕期缺乏安全感的媽媽,孩子出生後也會缺乏安全感
懷孕後,許多女性變得更加敏感和脆弱,經常陷入胡思亂想,主要關注點放在即將到來的孩子和丈夫身上,並呈現出悲觀和消極的態度。
美國科學報曾指出,孩子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受遺傳因素影響,尤其是孕婦在懷孕期間的態度會對孩子產生顯著影響,影響程度約為40%。
因此,這也說明瞭如果孕媽媽在懷孕期間變得敏感、自卑、悲觀等,這些負面情緒都會影響到肚子里的胎兒。然而,許多孕媽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甚至不願意相信這種可能性。
建議準爸爸們在妻子懷孕期間多陪伴孕媽媽,幫助她們處理情緒,與她們加強溝通和交流,避免她們孤單思慮。盡量理解和支持她們的想法,避免給她們帶來過多的壓力和刺激。
3、孕期的挑食習慣也會讓孩子變得難伺候
許多孕媽媽在度過早孕階段後,食慾大開,但即便如此,她們仍有很多喜歡的食物。這時候,家人通常會縱容她們,只要她們喜歡吃就行。然而,這也導致了許多孕媽媽攝入的營養元素過於單一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挑食不僅會影響胎兒的生長髮育,還可能影響到孩子出生後的味覺敏感性。特別是在孕後期,胎兒的味覺系統已經相當完善,甚至比成年人更為發達。這時他們對孕媽媽口味的瞭解非常清楚。
當胎兒在後期只攝入單一的營養元素和口味時,出生後也會更偏好這些熟悉的食物。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挑食。
這表明,孕媽媽們在懷孕期間的生活習慣和態度等,對孩子出生後的脾氣和性格產生較大影響。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影響並非是永久的,尤其是在後天的教育干預之後。
這也強調了後天教育的關鍵性。畢竟,孩子的性格和脾氣是可以被塑造的。只要父母們願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來培養和引導孩子,相信孩子未來的修養也必將不俗。
更重要的是,父母自身必須成為良好的榜樣,讓孩子從他們身上感受到力量,而不是成為無法說服孩子的因素。
如何孕育出性格好的寶寶?
1. 尋找情緒調節的方法
如果你在孕期感到情緒低落或精神緊張,可以嘗試一些放鬆的方式。比如,外出散步、聽輕音樂、給肚子里的寶寶講故事等等。找到一些讓自己感到愉快的活動,對於減輕孕期的緊張和煩躁情緒非常有説明。
此外,與丈夫多交流、坦誠相待,保持親密的溝通。如果身體狀況允許,可以和丈夫一起外出度假,尋找更多快樂的來源。
2. 充足的運動和睡眠保障
孕期緩解緊張壓抑的情緒,准媽媽們應確保充足的運動和睡眠。每天適度運動是至關重要的,但動作不應過大。適當的運動有助於放鬆身體,同時促進深度睡眠,使準媽媽們更加心神安定。
長期負面情緒會導致准媽媽們面色蒼白、晦暗、憔悴,還可能增加流產、早產和產後抑鬱症的風險。因此,充足的運動和睡眠對於維護身心健康至關重要。
3. 良好的胎教至關重要
在廣義上,胎教即愛的傳遞應該從懷孕之初就開始。
准媽媽們應該保持情緒穩定、心情舒暢,對寶寶的到來充滿喜悅。閱讀優秀的書籍、聆聽喜愛的音樂、飲用清潔的水、食用天然的食物……這些平和愉快的情緒會以一種奇妙的內迴圈方式傳達給胎寶寶,給予小傢伙安全感和舒適感,從而促進其健康發育。
狹義的胎教可從懷孕第五個月開始,因為此時胎寶寶的內耳基本發育完成。準媽媽可以開始與胎寶寶交流,講故事、讀兒歌,或播放胎教音樂等方式。
同時,這一時期也是大腦形成發育的關鍵時期。只有通過不斷的外界刺激,寶寶的大腦才能更健全地發育。因此,適度的胎教在此時十分重要,它有助於促進胎兒大腦的發育,並有助於塑造寶寶良好的性格特徵。
在感覺到胎動后,如果胎寶寶輕輕地蠕動,那表示他清醒並且愉悅。這時候是進行胎教的絕佳時機,最好每天都進行,讓胎寶寶感受到媽媽持續的愛。
就像人在輕鬆的環境下學習更快一樣,胎寶寶也是如此。只要準媽媽感到舒適,並且感覺胎寶寶在清醒,就可以隨時與寶寶分享自己聽到和看到的一切。每天進行兩次胎教撫摸,每次約5分鐘。聽胎教音樂的時間不宜過長,每次最好控制在20分鐘以內,畢竟胎寶寶最需要的是休息。
在懷孕期間,丈夫是孕媽最主要的情緒支柱。當丈夫能夠對妻子展現出無微不至的關懷時,妻子的情緒會變得開心穩定,這對胎兒的發育也大有裨益。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