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福田管理局獲悉,近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彩鹮現身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仙八色鴣首現梅林水庫。濕地瀲灩與山林疊翠的雙重生態畫卷中,這兩大珍禽的到來,為福田區的生態添彩,也展現了深圳生態修復的成果。
彩鹮(huán)(學名:Plegadis falcinellus),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屬鸚形目鹮科,以其修長彎曲的喙與金屬光澤的羽毛聞名。其體態優雅,成鳥體長可達66釐米,翼展近1米,羽毛在陽光下呈現出獨特的銅綠色調。彩鹮多棲息於淺水濕地,如鹹水沼澤、河口等,對生態環境要求極高。此次在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的發現,印證了該區域濕地的生境健康與保護成效。
駐足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的彩鹮 徐華林 攝
仙八色鸫(dōng)(學名:Pitta nympha),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屬雀形目八色鴣科。其羽毛色彩斑斕,頭部有黑色貫眼紋與淺棕眉紋,肩羽為亮麗的鈷藍色,腹部至尾下覆羽呈鮮紅色。該物種全球種群數量不足一萬隻,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近危物種(NT)。仙八色鴣在深圳屬於非常罕見的過境鳥,這種遷徙性候鳥對棲息地要求極為苛刻,此次在梅林水庫的首次記錄,標誌著該區域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與連通性顯著提升。
紅外相機拍攝到的仙八色鴣
仙八色鴣在深圳的觀測史可追溯至2017年,但記錄一直零星分散。2024年,仙湖植物園與華僑城濕地相繼觀測到其蹤跡,此次在梅林水庫的發現更具里程碑意義。梅林水庫所在的塘朗山-梅林山-銀湖山生態廊道,是深圳中部重要的生物遷徙通道。仙八色鴣的現身,生動展現了生態廊道建設的顯著成效。通過植被修復、動物通道建設和生態斷點打通等措施,這條“綠色生命線”已成功構建起安全可靠的野生動物遷徙通道,為深圳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重要支撐。
彩鹮與仙八色鴟的雙雙現身,刷新了福田區域生物多樣性記錄。從紅樹林到梅林水庫,從生態廊道到城市綠地,福田雅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未來,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福田管理局將持續加強生物多樣性監測與評估,為城市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福田樣本”。
(圖片由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福田管理局提供)
(作者:深圳特區報記者 竇延文)
【來源:深圳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