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蓬勃發展的今天,純電、增程、混動三種技術路線各領風騷,憑藉不同的技術特性滿足著消費者的多元需求。
純電車型核心優勢在於高效與環保,如純電銷量冠軍吉利星願,搭載神盾電池安全系統與11合1智慧電驅,CLTC工況能效達89.2%,配合后驅佈局與多連桿獨立懸架,實現了操控性能越級,超大空間與儲物設計,也貼合了家庭用戶的實用需求。但純電車型的短板同樣顯著,補能依賴充電樁,且低溫環境下的電池性能衰減仍是使用者痛點,長途出行仍需提前規劃。
增程式技術則在續航與駕駛體驗上取得平衡,發動機僅作為發電機,由電機驅動車輪,帶來純電般的靜谧與平順。如理想L6,CLTC工況下212公里純電續航與1390公里綜合續航,既滿足日常通勤的零排放需求,又解決了長途出行的里程焦慮。不過,增程式車型在高速行駛時,能量轉換效率較低,實際油耗接近傳統燃油車,且動力儲備不如純電車型充沛,高速再加速能力略顯不足。
混動則以靈活的能源切換著稱,電驅系統在起步階段由電機主導,帶來電動車般的迅捷回應,而高速巡航時發動機直驅,提升了能效。如比亞迪秦L的DM-i 混動系統可油可電,虧電油耗低至4.07L/100km,配合65L大油箱實現超2000公里綜合續航,完美兼顧城市通勤與長途駕駛。然而,混動系統的複雜性也帶來了結構成本的增加。
三款車型的對比折射出三種技術路線的本質差異,純電車型適合城市代步,追求極致能效與環保;增程式車型在續航與體驗間找到平衡,適合對里程敏感的使用者;混動車型則以油電互補的特性,成為燃油向電動過渡的務實之選。消費者可根據自身使用場景與需求,找到最契合的出行夥伴。